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47314
大小:42.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3
《高考诗歌鉴赏:情感观点类(饶礼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诗歌鉴赏:情感观点类饶礼喜【经典题例】(2011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名师精析】关于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语文大纲考查要求只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没有具体的子项划分与规定,因而显得有些笼统。但从历年的高考命题情况看,这类题目无外乎要求考生分析归纳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或者所寓含的人生哲
2、理。而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又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语。因此,考生必须明确一个中心:“诗言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鉴赏诗歌要总体把握作者在特定时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哲理认识。可以秉持“披文入情”的两个“抓手”——抓住两类语言。一是形象语言,即诗歌当中描写的人、物、景这些意象。熟悉常见古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菊代表高洁等。二是情感语言,如喜、怒、哀、乐、愁、苦,等等。例题中的词作,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则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
3、逝,劝人一醉方休。辛弃疾在其《摸鱼儿》词中写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爱春、惜春、伤春之情。据此便可作答——参考答案: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或热爱生活、享受人生的豪迈情感)。【技巧点拨】1.了解作家“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是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例如曹植生逢乱世,素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以其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写于这一时期的《白马篇》便借一个武艺高强、战功显赫、爱国赴难、视
4、死如归的少年英雄形象,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而在曹丕称帝后,曹植备受迫害和压抑,后期诗歌多表现壮志不能伸展的愤激不平,如《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2.把握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诗歌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折射。正因如此,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作被誉为“诗史”。把握时代风貌特征,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评析,才能准确领悟其思想感情。例如南宋前期的诗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年代,目睹甚至亲历山河破碎、人民流离的痛苦,便胸怀收复中原的宏愿,有的还参加抗金斗争,其作品大多抒慷慨
5、愤世之情,壮怀高唱爱国热情;而南宋后期大势已去,只能感喟哀时,低吟亡国之民的黍离之悲了。3.解读形象解读形象(意象),从诗歌表现的人、事、景、物等生活图景中体味思想感情,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如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水之清,滩之浅,石之白,蒲之绿,浣纱之欢快,都衬托出月之明,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气,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4.品味语言诗歌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品析语言的重点是:①抓题眼,扣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如《春
6、夜喜雨》《汾上惊秋》《望月怀远》《闺怨》《书愤》《秋夜独坐》《哭晁卿衡》《悲陈陶》《哀江头》《恨别》《倦夜》等诗题中“喜”“惊”“怀”“怨”“愤”“独”“哭”“悲”“哀”“恨”“倦”诸字。②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愁”显然是全词词眼,但上阕中的“愁”是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中的“愁”则是怀才不遇的哀愁。又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
7、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集中抒发了诗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精神。③从景语中感受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杜甫《倦夜》前六句写景:“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从入夜月升到月落破晓,暗示出诗人彻夜难眠,心事重重。④从情语中体会情。如杜甫《倦夜》末两句是写情:“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抒发出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无限关注,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和忧愤。5.留心序注有些作者在自序、自注中对作品的内容、背景等加以说明,是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的重要参考资料。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
8、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便对该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作了明确的概括。6.运用想象诗歌创作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读者的再造想象。读诗要充分调动自身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对诗歌进行如临其境的体味,才能准确地真切地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被誉为“早行名句尽此一联”,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