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诗意学诗歌.doc

寓诗意学诗歌.doc

ID:50620052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2

寓诗意学诗歌.doc_第1页
寓诗意学诗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寓诗意学诗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寓诗意学诗歌婺源县思口中心小学戴慧珍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浩淼的时间长河中,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的文化遗产,诗歌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诗歌凝炼、简短、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深受小学生喜爱,同时诗歌讲究图画美,意境美,音韵美,可陶冶情操,发挥想象,发展思维。因此小学诗歌教学应寓乐于教、寓读于教和寓仿于教。一、寓乐于教“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培养兴趣,宗旨是创设合适的情境,进行美感教育,下面谈谈本人感触。1、生活显示情境与图画再现情境相结合生活是学生的直接体验,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是诱发学生情感的酵母。再现

2、图画,再现生活,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年级《所见》一课,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骑牛的乐趣,在学生搜索记忆,各抒已见后,出示挂图,由观图引出诗句。当学生凭着诗句跨越广袤的空间去神游时,诗句就成为学生心理视像中的美丽画卷,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一直很浓厚。2、音乐渲染情境与语言描述情境相结合合适的音乐与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言可无形感化学生,二年级《悯农》,在教师朗诵的同时配上二胡独奏《江河水》,可直接将学生带入悲惨的情境,再出示挂图提出问题,在一望无际的稻田旁,怎么会有人饿死呢?接着引出诗句,指导朗读,如此一环扣一环,可唤醒学生的

3、情感体验与诗人和诗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感情丰富的学生都流下了眼泪。3、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现代化教学手段,可突破时空局限,视听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比较适合小学诗歌教学。三年级《舟夜书所见》,可制作课件,一幅是“孤光一点萤”的画面,一幅是“散作满河星”的画面。教学时教师朗读诗句时并相机出示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直接体会景物的动静变化。让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活跃起来,这时教师无须过多的言语,只须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培养兴趣,创设情境,方式很多,但因生、因材、因师而定。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4、贵在得法。”二、寓读于教“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因此朗读应贯穿教学的始终,教师应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三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谈谈其在诗歌教学中的三个作用。1、读中感悟学习诗歌,需要揣摩字意,理解诗意,应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全班讨论。诗歌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再现,如何才能把握好呢?关键在朗读,教师应给足学生信心,让他们敢于尝试。教学时首先由朗读带或教师朗读示范,让学生尝试,再指名读,大家一起讨论个别学生哪读得好,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自己说,最后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让学生齐声朗读。总之朗读可四步走:自由读,指名读,再

5、讨论,后出示要求齐读。2、读中欣赏意境理解诗意,体验情感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脱离教材,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想象诗歌的意境,教师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挂图、音乐、朗读带等多种手段,最后回到课本,让学生大胆地放出嗓门自由朗读。这两点由朗读所起的作用,在教学中是一脉相承的。在上《江上渔者》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读正确读出诗意,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两幅对比画面,一幅是有钱人在江上来来往往,另一幅是打鱼人划着像一片树叶那样的小船,随着风波浮浮沉沉。接着因势利导“在看到此景你想说些什么?”这时学生涌跃发言,有的说“打鱼人真是

6、太辛苦了”,有的说“有钱人只顾自吃鱼太自私了”……听着他们稚嫩爱憎分明的话语,我的情绪迅速被学生感染了,我提高声音说:“是呀,打鱼人为了生存,不顾生命危险,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啊!让我们用自己的感情读出这首诗。”最后用多种形式,例如看着插图读,闭着眼睛读,站起来望着远方读……并要求他们展开想象读出意境,这样学生的情感与诗人和诗中人物产生了心灵的共振,情感的共鸣。一、寓仿于教爱因斯坦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上的秘方。”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激发鼓励并引导,学生就会情绪激昂,思维活跃,产生创造的欲望

7、,因此每学完一首诗,我就会要求他们联系生活,谈谈他们与诗歌类似的感受,并鼓励其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联系生活,激发写诗的欲望陆游的《游山西村》是让学生体会农村丰年的欢悦及农民淳朴的品性。这时可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类似的感受,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的素材,要善于发现,大胆想象,就可以写出有童趣的童诗。如我班的同学就联系家乡思溪的现状仿写出一首《游思溪村》:粉墙黛瓦飞檐翘,油菜花开满村绕。红鱼腊肉香四溢,引得游人肚子笑。2、精心指导,点拨创造技巧再拿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说吧

8、,是一首七言绝句,四句两联,讲究平仄,押韵,对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去推敲,同时诗歌离不开一个明确的中心,教师可提供类似的诗歌给学生体会,让其在欣赏中掌握创作技巧,并根据这个中心让学生仿写送别诗,许多学生都写得似模似样,特别是有个同学写的《车站送友之烟台》:密友东别北站牌,瑟瑟九月奔烟台。车窗挥手渐远去,唯见马路车往来。此诗恰当的表达了自己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