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83350
大小:8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2
《书名 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FurtherStudyofMarx's"ParisManuscripts**斯奔样X书名:马克思“巴黎手稿”再研究书号:978-7-300-18184-4著者:刘秀萍责任编辑:符爱霞罗晶成品:160*230页数:268纸张:70克玉龙胶装帧:平装出版时间:2013-12-31定价:48元出版社:屮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书卖点•在肖代新的境遇下对马克思所著的思想复杂、影响深远而又毁誉不一的“巴黎手稿”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过去由于过于功利的“现实”考量,同时欠缺原始文献资料,影响了对“巴黎手稿”屮复杂思想理解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本书根据历史考证
2、版(MEGA)及大量权威资料,从文献疏证、内容解读、思想阐释、逻辑论证多方面悉心探讨,再现“巴黎手稿”的原始面貌、深邃意蕴和思想史价值。♦读者定位1、马列理论研究者2、马列理论爱好者♦作者简介刘秀萍女,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7月生,ill西阳泉人。1998年毕业于小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到北京交通大学任教,2008年晋升为教授,2009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专作有:《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展理论》,合著有:《发展哲学论纲》、《现代化理论与屮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IH然辩证法纲要》等,另发展《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
3、“人学”论证——〈巴黎手稿〉思想再辨析》、《马克思是如何通过黑格尔完成思想建构的?——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穆勒评注〉再探究》、《从“劳动异化论”到“社会关系异化论”——“巴黎吋期”马克思异化观的发展》、《“界化劳动学说”对“人本学”的超越》等论文30余篇。♦内容简介本书是在半代新的境遇下对马克思所著的思想复杂、影响深远而又毁誉不一的“巴黎手稿”的深度解读和分析。“巴黎手稿”指的是马克思旅居“巴黎时期”(从1843年10刀到1845年1月)创作的、与单纯摘录和抄写同时代人以及前人著作的“巴黎笔记”相区别的、大量正而阐述和论证其思想的著述,它包括通
4、常被称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三个笔记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过去由于过于功利的“现实”考量,再加上原始文献资料的欠缺,影响了对这一手稿复杂思想理解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为此,本书根据历史考证版(MEGA)及大量权威资料,将“巴黎手稿”作为一个文本个案进行了深度研究,从文献疏证、内容解读、思想阐释、逻辑论证多个方面一一给予悉心的探讨,再现了这一著述的原始面貌、深邃意蕴和思想史价值。♦简要目录目录导论“巴黎手稿”再研究:一个“路线图”第一章错综复杂的文献学问题一、“巴黎时期”马克思的活动和著述二、“巴黎手稿”与“巴黎笔记”的关系三、“三
5、个笔记木”与“穆勒评注”的次序四、“原始顺序版”与“逻辑编排版”的差男五、“三个笔记本”中笔记本II内容探佚第二章现实屮的异化与“劳动异化论”一、工资与工人的生活境遇二、利润与资本的秘密三、地租与地产的特殊性四、“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及其本质第三章杲化观的发展:“社会关系界化论”一、作为“巴黎手稿”特殊文本的“穆勒评注”二、关于《生产》和《分配》的摘录三、货币和信贷:人的“异己的”中介四、交换与分工:人的“异化的”类活动五、多重社会关系界化的图谱第四章异化的根源:私有财产问题一、私有财产的起源及普遍木质二、“对财产的排除的劳动”与“对劳动的排除的资本”三、劳动与资本
6、的“对立”与“矛盾”四、“需要”的道德评判及其本质第五章异化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一、对各种共产主义学说的考察二、共产主义的价值归旨三、实现共产主义价值归旨的现实途径四、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第六章异化观的变革:超越黑格尔哲学一、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态度二、《精神现彖学》中的“异化”和“扬弃”三、黑格尔哲学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四、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汲取和超越综论“巴黎手稿”的思想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一、“巴黎手稿”与《资本论》的关系二、“巴黎手稿”与20世纪的异化批判三、“巴黎手稿”与现吋代参考文献人名索引书戸、期刊索引主题索引后记♦上架建议马列理论导论“巴黎手稿”再研究:
7、一个“路线图”在马克思所撰写的卷帙浩繁的文本屮,像1932年首次公开问世并被冠名为0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未完成的著述这样引发了对马克思思想的完全不同的解释思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进而形成了两极化评价的情形是很少的。众所周知,声势浩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20世纪80年代屮国的“异化和人道主义”论争都与其紧密相关。然而,喧哗之后再沉静下來思考,我们便会发现,无论是对这部著述高度重视故而对其屮思想格外垂青者,还是无视这部著作的创新之处乃至肆意贬低其地位者,都遵循着同样的思考方式和言说路径:从既有的思想构架和政治立场出发,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