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

ID:50581275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2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_第1页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_第2页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_第3页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_第4页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现式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摘要:我们要改革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应运而生。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探索式的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进而主动地去探索文章的内涵、去发现文章的精妙写法、去探寻对教材的个性解读。关键词:阅读教学;发现式学习;应用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31-0221世纪教育基点的战略性转移,是建立在对“学习

2、”概念的全新理解基础上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将改革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与学习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意开发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际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此基础上发现式学习应运而生。其产生有其必然性。一、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这是我们的责任。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必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

3、求,必须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重点,语文发现式学习应时而生。二、学生有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中小学生是在母语环境中成长的,是在基本上掌握了口语的基础上学习书面语的。因此,他们在初读一篇课文之后,大体能够了解课文的大部分意义,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大部分课文的内容和意义,可以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体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可以唤起学生种种不同的联想或回忆,可以引动各种不同的发现。由此看来,阅读教学面对的决不是“零度空间”。阅读教学的空间极其广阔、深远,而且是多有差异、千变万化的。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够保持一定的高度、难度和广度,让

4、学生不断地发现,那么,阅读课文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常学常新、欲罢不能的喜悦。三、发现式学习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让学生去阅览室或图书馆自修;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除必修课外的活动课、选修课应让学生自主选修,即使是必修课,它的部分内容也应允许学生自主选学;对于优秀生和学有特长的学生,应允许他们自主作业或选做作文,以使这些学生能自主发展自己的特长;提倡自主思维、独立思考

5、。具有个性特色的思维特别重要,因为这样的思维往往具有创造性的成分;提倡一文多问,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质疑品质,培养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式学习体现在许多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文章内涵的发现整体把握课文的文化内涵,是文章阅读的重要一步,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章的内涵。比如鲁迅的文章,文化内涵就非常丰富,我们过去只讲他的斗争性,而忽略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意味。鲁迅曾说过中国文明是成熟透了的文明。成熟过头,就像人到了老年,所以鲁迅要以文学作为启蒙的工具,唤醒民众。鲁迅的大部分文章都渗透着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我们读鲁

6、迅的文章,不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整体把握是很困难的。而且理解鲁迅的文章,也不能只囿于文本。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而且还要让他们有所收获,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积极向上的东西,拋弃封闭的、落后的、愚昧的东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分析时可以提出:作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有什么不同之处?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个?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这样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发现,去挖掘三味书屋的美。(二)文章精妙写法的发现选进教材的文章,其写法大都有许多可资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引导学生努力发现文章的精妙写法。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认真分析,努力发现,可以

7、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提问应顾及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求异”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发现新的东西。教师应多方设疑,学生应大胆质疑。教师提问时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一篇文学作品本身带有多重性,能使学生从心理学角度、人类学角度、美学角度、伦理学角度等方面去分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用发散的眼光,主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语言和结构,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岀自己独特的见解。(三)发现教材文本的个性语文教

8、材中的优秀篇章,都是作者感情和个性的凝结。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到体裁的运用,从对生活的思考方式到感情的表达习惯,从审美趣味到语言特色,无不显示出各自的特点。而这些不同的特点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