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

ID:50579944

大小:803.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14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测评的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素质测评原理1学习目标素质测评的理论分析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2第一节素质测评的理论分析一、人事配置二、角色要求三、素质差异四、认知理论五、优化管理六、开发提高3一、人事配置特性—因素理论: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生理特点、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帕森斯(F.Parsons)和威廉森(E.G.Willianson)人格类型理论:不同人格类型的人适宜从事不同职业类型的工作。——霍兰德(J.L.Holland)4两点启示:(1)个人择业必须选择与个人素质特点相适应的职业。(2)企业在进行人事配置时,要做到事适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

2、用,既不要人高于事,或事高于人。5不同产业部门,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素质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工作角色要求是进行素质测评的客观要求。二、角色要求6案例为什么三兄弟的薪水不同在一家著名的毛皮公司的职员中有三人是亲兄弟。一天,他们的父亲要求见总经理,并提出为什么三兄弟的薪水不同?大儿子的月薪是4500元,小儿子是3000元,而二儿子是1500元。总经理听完后说:“现在我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要看他们的表现,就可以得出答案了。”7总经理先把老二叫来,吩咐说:“现在你去海边调查A船,记下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质量。”5分钟后,老二回来汇报情况,他是用电

3、话了解情况的。接着叫来老三,同样的吩咐。1小时后,老三回来汇报,把自己在船亲眼看到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8最后,吩咐老大同样的事,3小时后,老大回来汇报,首先重复报告了老三的内容,然后说他已经将船上最有价值的商品品牌都记录下来了,为了方便总经理与货主签订合同,他已经请货主明天上午11点钟前来公司一趟。9暗察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后,父亲高兴地说:“再也没有什么能比他们的行动给我的答复更有说服力了。”思考讨论:该案例隐含了一个什么道理?10三、素质差异个体素质差异的存在是进行素质测评的前提。素质差异性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先天与后天所形成的知识、能

4、力、技能、个性、气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素质差异是造成人在不同岗位成就差异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在相同岗位绩效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11认知理论与实践是人员素质测评可能性的基础。人们对素质的认识的经验:孔子提出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四、认知理论12优化管理和动态调控是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方向。就是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与胜任素质要求,将现有人力资源按照素质互补的理想模式实现劳动者的优化组合。五、优化管理13素质测评不是为了测评而测评,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工作绩效是素质测评的主要目的。六、开发提高14第二节素质测评的基

5、本原理一、素质可测性与间接测量性二、素质稳定性三、基于统计学规律四、行为测量模式15一、素质可测性与间接测量性素质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因此素质具有内隐性的特点。无法对心理活动进行测量。但人的素质是通过生活与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所以通过对人的各种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测量,从而推断人的心理素质。16素质测评的可能性个人的每一个行为(先天的条件反射除外)表现,都是其相应心理素质的特定表征。用数学式子可以表示为:B=f(Q,E)其中,B:个体的行为表现f:个体行为的表征方式或机制Q:个体的素质;E:个体面临的环境例如:当一个人在公共

6、汽车上看见一位孕妇艰难地站着,就立即站起来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她。那么:B:给孕妇让座f:看见孕妇、立即站起来,情感Q:善良;E:站着,艰难地17二、素质稳定性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人在各种环境及不同时间段所表现出的一贯性。素质表现是一个人某种经常的和一贯性的特点。但素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的素质也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18三、基于统计学规律无法对人所表现的全部行为进行测量,只是对人所表现的各种典型的行为进行的测量,是利用统计学原理对人的各种行为的强度、行为的频次、行为的效果进行测量与评估。任何测评手段所做出的推论都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或准确,只是统计

7、学上对其显著性水平的描述。19四、行为测量模式肖鸣政教授认为:“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是一种黑箱模式”。人才测评是以被试者行为表现为介质、以心理素质为主体开展测量与评价活动的,所以可称其为行为测量模式。20心理测验就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心理结构与心理活动)与心理环境、心理行为之间的关系。黑箱—灰箱—白箱方法所谓黑箱是指人们对其一无所知的系统;所谓灰箱是指人们对其部分了解的系统;所谓白箱是指人们对其全部了解的系统。人们要识别某系统,认识某事物,就应该使黑箱变为灰箱,甚至变为白箱。21心理环境生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现象认知情绪与动机能力与人格心

8、理行为生理调节对自然环境适应与改变对社会环境适应与改变心理活动与心理测验模型22素质测评模式其中:S:输入信息或刺激Q:素质R:输出信息或反映M:测评标准或常模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