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免疫吸附疗法治疗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4月至2009年伐月治疗的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用免疫吸附治疗。结果:48例患者经免疫吸附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5.8%;治疗后抗核抗体滴度和抗ds-DNA抗体滴度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显著(P0.05L结论: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显著,但应注意与药物治疗的协同应用。【关键词】免疫吸附;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中图
2、分类号】R7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167-02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发病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但其主要特征是多器官的损害以及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并且随着环境因素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的患病率在80/10万左右口],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治疗的关键在于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上对SLE的治
3、疗有较多的探索,我院应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组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于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治疗,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40岁,平均3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7.5个月;所有患者诊断依据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诊断标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和乏力表现,但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皮肤细菌感染患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1.2研究方法1.2.1研究设计采用自身对照,
4、即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各观察指标的变化,说明免疫吸附疗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1.2.2治疗方法首先于灌流前15分钟将5-10mg肝素静脉推注入患者体内,在吸附过程中每隔半小时推注一次,以维持肝素化。患者一侧股静脉通过硅胶管与血浆分离器相连,并且以每分钟80-120ml的速度进入血浆分离器,然后将分离血浆以每分钟15-25ml的速度流入免疫吸附柱,最后将吸附后的血浆以静脉回流的方式输入患者体内。每次吸附时间维持在1・5・2小时,每隔3至5天吸附一次,连续三次。吸附柱由深圳丽珠公司生产。1.3观
5、察指标1.3.1总的临床疗效1.3.2实验室指标变化主要是抗核抗体滴度、抗ds-DNA抗体滴度和补体C3水平。1.4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和整理和分析,分析方法用两组比较的t检验,P0.05L3讨论临床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免疫吸附是在血浆置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体外循环,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或者吸附材料去除血浆中与免疫有关的致病因子[3],从而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特异性吸附血浆中特定的致病物质,能够有效避免
6、离心式和一次膜血浆分离大量丢弃血浆的弊端。本文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经吸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8%,抗核抗体滴度和抗ds-DNA抗体滴度均明显下降,补体C3在吸附后即有所上升,可能与体内免疫复合物被清除、固定补体减少有关,也是与免疫吸附治疗的优势分不开的:能够选择性地与抗原抗体结合;每次免疫吸附可以得到约9000ml的治疗血浆量[4],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而且由于不需要转换液,可以有效避免传染病的医源性传播。但需要指出的是,免疫吸附疗法不能抑制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再生和负反馈调节机制
7、[5],而糖皮质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剂药物可通过单个或多个靶点发挥对自身抗体的持续抑制过程,因此在临床上应将免疫吸附与药物治疗共同使用,以达到协同治疗作用。参考文献:[1]蒋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55-57.[2]刘鸿林,牡志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63.[3]李治玖,齐兆生,刘玉法,等・DNA免疫吸附剂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医
8、学工程学报,2007,24(5):422-423.[4]GaubitzM,SchneiderKM.Immunoadsorptionin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differenttechniquesandtheircurrentroleinmedicaltherapy[J].TherapherDial,2003,7(2):183-188.[5]赵淑珍・DNA免疫吸附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09,8(10):54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