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21245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0
《把握中考语文命题趋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摘参考】把握中考语文命题趋势文言文、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三管齐下”模拟考对考生不失为中考前的一次“真刀真枪”的演习,直接影响学生屮考前一个月左右再复习的质量、心绪,对此我们一定要对考生作一次“答疑解惑”的工作,让考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止从零开始,做好六月屮旬赴考的一切准备。模拟考后的应对由于语文模拟考试卷是各区考卷的主打产胡,其含金量也不可低估,试卷折射出命题者对市教委和考试院2006年屮考语文试卷形式内容诸多要求的理解,对即将到来的语文考试,有一定的前瞻性,一定程度可预示着屮考语文成绩,但决不可因模拟考或喜或悲。模
2、拟考毕竟是“热身性”,其成绩的好坏不带入小考里。也许因为有些同学平时“慢热”的心态,还有些同学复习还差一口气,或许老师因模拟的因素宁严勿宽的心理,造成了模拟考的一些失误,但不能以此作为得过且过的借口。止确的态度是,从弱项要分数,重新安排复习格局,只要认真努力,以前经验告诉我们,屮考成绩有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20分乃至更多。大大超过模拟的水平。和反,模拟考较好的同学,我们不妨泼点冷水,头脑不能发热,要冷静地看待模拟的成绩,模拟成绩好,有可能你对区内的命题范用题型比较清楚,或者阅卷的教师对你的作文风格偏爱有加。如果不及时调
3、整心态,很可能好事变成坏事,丿力來都不乏模拟考不错的同学失误的例子。因此,模拟考后应成真正的忘却纪念,不能成为重压。要克服“高原现象”模拟考后就像登上一定高度的山峰后,疲乏加身,再也不思进取了。特别在屮考前有一些在家复习的“真空”时间、“高原现象”尤为明显,考生有些“忽悠”,读书吧,头脑似乎胀胀的,阅读现代文,似乎老生常谈,思维凝I古I,写作文吧,拿着笔发呆,就是不肯下笔,语文再复习竟然无从下手,其实“高原现象”不克服,人会发病“窒息”。模拟考后的综合征,病急乱投医。有些家长道听途说,千方百计找老师“搭脉”,开具“药方”以
4、解燃眉之急。其实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终究要吃苦头的,就现代文阅读來说,即便语段被猜屮,或许有些题口似曾相识,但他们不知题口的变脸,竟用刻舟求剑的方式答题,哪有不失误的。2005年现代文阅读《我的老师》,就某本是教辅材料上的《理想的风筝》,只不过题目作了改动,最后结尾作了删节,其删节的内容作感悟题处理了。有的学校定购此书,同学窃喜,有的学校无此书,则愤愤不平。当然,考生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结果,做过的因题目不雷同,有的答题竟答非所问,南辕北辙,反弄巧成拙,而那些第一次“谋面”的同学,都是一板一眼认真阅读,结果成绩却不错。当然
5、,此是特例,几十年一遇。再拿作文來说,题目就算“押对”了,但没有底气,依然写不好,平时课堂作文,教师早有布置,但写不好的大有人在。切忌不要被猜题者弄得晕晕乎乎,如真听某人所言准备了某篇作文以应对,结果考题大相径庭,这时某些人的方寸大乱,心态变坏,不仅影响作文,甚至殃及现代文阅读与文言,“前车之鉴,后车之覆”,不可不提醒。思考之余如何动作呢?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把19个区县的模拟卷进行比照、归纳、提炼,似乎看出了一些六月份屮考的某些端倪。然后,大朋假设,小心求证,进一步理清考生的复习思路。文言文的动作关于文言文的
6、默写,此题分值增加5分之多,难度略有增加,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默写,而此题不拘泥在诗词屮,而显现在各种教材的文言文篇日小,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梳理一下,此类题的题型如下:a、中心句的默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最能反映文章中心的句子是(南汇);《捕蛇者说》第四段中,蒋氏哭诉所围绕的屮心句是(浦东)。b、原因类默写。《曹刿论战》屮曹刿同意鲁庄公追击齐师的原因是“”(限八个字)这充分体现了曹刿的军事才能(黄浦)c、体现类的默写。《唐睢不辱使命》一文,体现秦王甘拜下风的神态与动作的句子是:《小石潭记》>1>以游鱼來体现
7、“水尤”清洌的句子是,。(徐汇);《醉翁亭记》屮描写太守醉态的句子是,。(普陀);《周公诫子》一文有关周公如何吋对待有才之士的句子是(虹口)。d、为今所用类。古代诗文屮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一句,。(嘉定);当屮国男子足球冲向世界搂遭失败的情况下,朱广沪出E国家矗主教练,这止如诸葛亮在《出师表》屮所说的那样“,”(松江)。以上足可以看出,背诵精彩的文言文及片断,一定要学现代文阅读的方式,这样文言文的默写才不至于失误。关于课内文言短文从各区模拟考的路子来看符合今年考试的思路,笔者不多加阐述。但作个提醒,格外注意
8、分叉,希望同学们更多地注意非公有篇目,即H版材的考生考的篇目很可能在S版和新教材上都没有,反之也一样。这些独有篇目列入语段的可能较大。当然,命题者既会考虑三个教材的各自特点,乂注意了不同版本之间的相对等值。2005年屮考试题,三段课内语段的选用,止是这种精神的最好体现。关于课外文言语段这一部分应是复习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