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21121
大小:13.1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文片段学习促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4课《小英雄雨来》第三课时教学反思眉山师范附属小学吴利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那么语文教学必须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小英雄雨来》是一部反映战争题材的作品,文章中没有枪林弹雨和硝烟弥漫,也没有断垣残壁和尸横遍野。读着文本,如同走进了一幅淡雅飘逸的水墨画,走进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融入了和平安详的生活场面。课文中环境描写
2、的插入目的就是烘托主题,引发人们“祖国的大好河山绝不容敌人践踏,坚决赶走帝国主义”的共同感受。本次教学为作文片段练习,是学习了课文后的第三课时,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朗读三处典型的环境描写,找异同,品作用。“它们有哪些相同的?”“这三处环境描写有哪些不同呢?”引导学生谈发现。学生找到了一些相同:1、描写的都是景物。2、都写了还乡河,而且都写得很美。3、都是芦花村的景物,写了很多芦花和苇絮的特点。4、都是雨来家乡常见的景物。也找到了一些不同:1、心情不同2、句子的长短不同3、有的写了颜色,有的写了声音。4、景
3、物不同,作用不同在发现、比较和联系课文内容的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人文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在晋察冀的东北部……都笼罩在柔软的芦花里”。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还乡河才会有游泳本领高的雨来,美丽的家乡需要用生命去保护,跳河逃生。第二处,“太阳已经落下去……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着雨来的悲剧命运,悲壮的景色,庄严的气氛,在此情此景中,雨来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渐渐高大起来。从一个泥鳅一样的小孩已蜕变成了一个光辉的小英雄形象。此时的景
4、物描写对雨来的英雄形象起了烘托、映衬、突出、渲染、升华的作用。第三处“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旋窝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作者为什么不写大家的心情却写了大家眼前的景物呢?实际上: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河岸上的气氛是沉重的,肃穆的,这里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期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反映出乡亲们悲愤交加的心情。教学中的“环境描写初探”的“探”不仅仅是只知道人文内涵,还要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会在自己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环境
5、描写渲染什么样的气氛?突出什么主题?烘托人物怎样的心情?是有特定方法的。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请再看材料,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让景物栩栩如生,情景交融呢?学生发现并总结出:1、加上了一些修饰词。2、运用了由远到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方法。3、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多种感官。4、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充分发挥了作者的想象……我把学生的回答细化为:修饰词语的点缀,修辞手法的精当运用,合情合理的想象或联想。比如修辞,如果我们只去弄懂哪些是比喻句,是用什么比什么之类,那实在太肤浅了,应当着重研究的是比喻的表达作用。
6、透过语言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抓住实质,把握主旨。基本弄清了人文内涵之后,再反过来深究语言是怎样体现思想感情的,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人文内涵。经过这样两个循环,解读过程才是完整的,教学才会是全面的。小学生年龄小,对形象的事物能更好地把握,教学中,我出示了一幅图。引导学生看图,并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运用其中。首先,看图,“看了有什么感受?”这一步即确定主题;然后学加修饰词,把事物的特点更具体地表现出来;再运用精当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最后加上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在学生学会方法后,我开始放手让
7、他们“我手写我心”引导学生去回忆大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石一鸟,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带给自己的感受等等,根据“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把自己的感受寄托于眼前的景物,使描写情景交融。我觉得,小学教学中的这类找准切入点,点燃写作的引信,基于教材,进行创作的方法效果很好,体现了教材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