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95680
大小:35.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沉下去与浮上来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幼儿中的自由游戏和有组织的游戏(课程中的游戏)是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幼儿园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绘画是一种游戏,为了提高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教师应努力设计游戏化活动情境,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在幼儿园中,游戏分自由游戏和组织游戏两种。自由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在自由游戏中最开心、最放松,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身心得到锻炼,情感得到满足。教师在自由游戏中担当着旁观者、调解者
2、和保护者的作用,把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孩子,给他们以自由游戏的空间。组织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丰富和改造,是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中认知能力的提高。如果游戏发生在教师为幼儿提供的特定环境中,其中有专门的活动材料及一定的活动规则,这时教师就要充当幼儿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使他们充分开展想象的翅膀,去面对自我和世界,去创造自己的乐趣。我觉得专家这个教案不符合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分析如下:1.活动的过程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纯粹的记忆再现。2.游戏方法的选择不太适用于幼儿。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开始时用躲猫猫游戏
3、导入,能营造神秘感,并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设计得很好;但在第4环节注重了“拍照”的姿势,而忽略了海底世界小动物们的姿势,我认为可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将这个“手势或身体动作”改为幼儿所看到的动物,并进行模仿,这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3.老师应该丰富游戏的活动材料,可以准备绘画、剪纸、橡皮泥等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能发挥自己的个体差异。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观察海底小动物的特点,可以向孩子展示一些海底动物的图片,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初步形成一个印象。活动最后,教师要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展览和评价。大班科学教案《沉下去
4、与浮上来》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能积极动手,动脑探索。2、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尘现象,发现水的浮力。3、能用向上向下的箭头记录结果,表示浮尘现象。活动准备:1、各种试验材料(乒乓球、积木、空瓶子、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树叶、小碗、磁铁、笔、纸)若干。2、幼儿每四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水槽、托盘各一只。重点与难点:探索、发现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幼儿听音乐进实验室,看到各种试验材料,激发幼儿的操作欲望。二、幼儿尝试(一)教师提出尝试题: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你会发现什么?
5、幼儿尝试,得出结论:有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落(沉)入水底。教师总结:象乒乓球、积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象钥匙、橡皮泥、小石头、钉子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沉。三、幼儿尝试(二)1、教师提出尝试题:如果用向上的箭头表示浮,用向下的箭头表示沉。这些实验材料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插塑、纸、梳子、牙刷、电池、铅笔、小刀、橡皮)。2、各组幼儿进行尝试猜测,并在纸上画好对每一种材料沉或浮的猜测结果。3、教师总结(演示课件),验证幼儿猜测的正确与否。对不同意见(如同一种物体,有的幼儿认为沉,有的幼儿认为浮)通过实验验
6、证,统一认识。四、幼儿尝试(三)1、教师提出尝试题:怎样让浮的物体沉下去?让沉的物体浮上来?2、幼儿尝试,得出结论:往空瓶里装水,把铅笔拴在石头上。可以让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积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钉子放在积木上,可以让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钉子浮上来。3、教师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方法。五、幼儿尝试(四)教师提出尝试题:1、故事:小明在树林里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树洞里去了,树洞很深,小明够不上来,他多着急呀,谁来帮他想个办法呢?幼儿尝试回答:往树洞里灌水球就浮上来了。2、有一堆掺有麦糠的小麦,怎样尽快的把麦糠和
7、麦粒分开?幼儿尝试回答:把它们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麦糠,沉入水底的是麦粒。六、幼儿尝试(五)教师提出尝试题:沉与浮在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幼儿尝试回答:救生圈的应用、淘米做饭时的应用以及在轮船、潜水艇上的应用等。沉浮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能为人类做许多事情。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是利用沉浮的原理制成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