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

ID:50481444

大小:351.8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9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硅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点一 碳、硅单质的存在与性质1.C、Si单质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及用途:(1)碳在自然界既有________态又有________态。碳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___、________、无定形碳、________等。(2)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____位,仅次于____,全部以________态存在,是一种亲____元素,单质硅有________和________形两种。晶体硅是良好的________材料,在计算机等电子工业,可用作____________、大规模____________等。硅是人类将________能转化

2、为____能的常用材料,所以硅还用于制造________。2.碳、硅单质的化学性质:O2(足量):         O2(不足):         碳、硅在参与化学反应时,一般表现还原性。与O2反应CuO:          (冶炼金属)SiO2:          (制取粗硅)与氧化物反应H2O:(1)碳浓H2SO4:            浓HNO3: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2)Si1.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族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是共价化合物B.碳族元素的单质都是导体或半导体C.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着碳族元素中某元素的

3、气态氢化物D.碳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多于其他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82.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B.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氯气、氧气等非金属反应3.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于表彰首次剥离出单层石墨的科学家。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的石墨烯,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

4、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电解质B.石墨烯、金刚石、C60、“碳纳米泡沫”四种物质都是碳的单质C.由于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kJ·mol-1知金刚石比石墨烯稳定D.尽量使用含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C的产品,此举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考点二 碳、硅的氧化物1.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色气体,____毒,____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焰;②还原Cu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比较物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结构__________结构,不存在单个分子存在单个CO2分子主要物理性质硬度____,熔、沸点____,常温下为____体,不溶于水熔、沸点____,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不反应②与酸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______不反应③与碱(NaOH)液反应_________(盛碱液的试剂瓶用____塞)④与盐反应如与Na2CO3反应:________________                           如与Na2Si

6、O3反应:____________或Na2SiO3+2H2O+2CO2(足量)===H2SiO3↓+2NaHCO38⑤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如与CaO反应:_____________如与Na2O反应:________________用途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电子部件制饮料、制碳酸盐4.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1)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O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O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CO2(H2S):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