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79852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我所理解的好课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所理解的好课标准我们都是老师,都希望把课讲好,把工作做好。我认为:上好每一堂课,教会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理想和完成的使命。那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主要按照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授课。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再加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或考试说明进行教学,学校教育呈现出典型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在那时,课堂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而非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而非学生学的过程。今天的课堂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年来,我听了几百上千节课,从大家的课堂上吸取了许多有关
2、课堂评价的文章,分析过许多课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表。但无论拿着哪一张量表去听课,我都觉得很难按照量表上的指标给老师的课逐项打分。没有一堂课能与量表上的指标完全对应。好课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老师讲的少的课是好课,讲的多的是不是好课?学生练的多是好课,练的少的是不是好课?课堂提问多的是好课,提问少的是不是好课?有讨论的是好课,没有讨论的课是不是好课?没有简单的答案。我想,也许评价标准主要是原则性的,不必过于具体、细化和量化。半个世纪以前,俞汝霖先生提出的“北京四中十大教学原则”就是很好的课堂评价标准。好课是有共性的。我们每年都
3、组织学生评教,我们发现,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全面关心他们成长的老师。除知识和方法外,学生从这些老师那里还能学到生活智慧、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感受到价格的魅力。所以我认为学校教育就存在于生活细节之中。我认为好课的共性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有知识、有方法的课就是好课了;如果有生活就更好了;如果讲课能上升到精神层面,那就更不一般了。首先是有“知识”,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知识不是讲的越多越好,要讲的精准、精练、精彩。少则得,多则惑。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取决于教师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的困惑在哪
4、里。讲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陈述,不是课本搬家,更不是讲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学生不喜欢,这样的教师也没有存在的价值。其次是“有方法”,或者说有思想。我们不缺少让学生得高分的绝招儿,但重要的是,我们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思想是比方法更高一层的东西,是“道”,而非“术”。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到其它领域的触类旁通的方法,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方法和思想是教育者高超的技艺。这与教师的学养有关,与教师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有关。第三是“有生活”。人类创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更有意义
5、。仅仅把学知识与考试挂钩是一种价值迷失。所以我们在讲课时,除了要关注考试外,还要联系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人类职业活动,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价值引领而非考试导向的知识教育,会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热情。这种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的、润物无声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第四是“有境界”。四中的教育理念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以境界提升境界。境界反映了教育者对待生活、社会和世界的态度,反映了教育者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精神,体现了教育者对理想的追求。前不久我听一节起始课。
6、教师在自我介绍时谈到自己爱读书、爱自由、爱校园、爱上课、爱山水、爱旅游-----不爱每三年的离别,等等。他的自我介绍几次被学生的掌声打断。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我们都希望把课上好,都希望获得成功和幸福。刘葵老师说:“能为美景凝神落泪,能知道这世界上每个人都特别有意思,从而拥有对大千世界的温情与好奇,能拥有安身立命、强国安邦一技之长,在内心深处怀抱不放求真求善的渴望,这便是教育的成功-
7、------能在学生们的青春记忆中存留对成长的包容与尊重、关爱与美好,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仁一路同行、能看着孩子们不断成长而心安理得地老去,更是一种幸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