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74925
大小:46.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走进生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数学走进生活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教材中,由于空间的限制,往往只提供理论学习,而没有实际应用。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照本宣读,势必会造成因教材提供感性教材有限,而缺乏应用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应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巧妙地将教材的知识思路转化为学生易于接纳的教学思路,并注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合适的空间。关键词:兴趣、生活、整合数学、实践、独立性、创造性一直以来,学生都有一个困惑,学数学有什么用?尤其是高
2、中数学,很多学生都来咨询过这个问题,如果单从现在看,确实好像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很多学生不太喜欢数学。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数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让人的身心都得到美的享受。但如何让学生理解到这一点,并让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数学呢?这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如何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一)通过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创造快乐和文明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要把握时机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情境。譬如在
3、讲授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可以通过这样一则故事恰当引入课题:古印度国王非常喜欢国际象棋,他要奖赏发明者,可以满足发明者的任何要求。发明者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用麦粒来填棋盘:第一个格放1个麦粒,第二个格放2个麦粒,第三格放4个麦粒,以后每个格放的麦粒都是上一格的两倍。国王不假思索满口答应,经过大臣的计算原来发明者的胃口大得很,他要了国王全国几十年麦子产量的全部。麦粒个数为,这个S结果有多大呢?怎样求?这必须要用我们的数学知识去研究,问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必然会尽力去听讲。(二)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与社会、生活联系,强化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就像VC,平凡却又神奇。说它平凡,因为它浓缩于
4、生活的点点滴滴,游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说它神奇,因为它的每点每滴无不点缀着你的生命,孕育着人类的文明,所到之处无不丰富着你的生活,折射着人类的智慧。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浓厚的生活气息中使每个学生感到学习的是真正“有用的数学”。譬如,假如你现在面临着一个求职选择问题,有三家公司为你提供了就职面试机会,按面试的时间顺序这三家公司分别记为A,B,C,每家公司都可提供极好、好和一般三种职位,每家公司将根据面试情况给予我何种职位或拒绝提供职位,并且在面试之后要立即签约且不许毁约,在咨询专家后,你认为你获得极好、好和一般职位的可能性分别为三家公司的工资数据如下:公司职位极
5、好好一般A350030002200B390029502500C400030002500我们的择职首要条件是工资数尽量大,那你该如何决策呢?我们来仔细分析分析一下:由于面试有时间顺序,所以你在A、B公司面试作出选择时均要考虑要C公司的情况,所以我们就从C公司开始讨论。C公司的工资期望:元。现在考虑B公司,因为B公司一般职位工资只有2500元低于,所以只接受B公司的极好或好的职位,否则到C公司应聘,这样,工资期望:(元),最后考虑A公司,由于A公司只有极好职位超过3015元,所以我只接受A公司的极好职位,否则就到B公司应聘。我的决策是:先到A公司应聘,若A公司提供极好的职位就接受,否则去B公司应聘
6、,若B公司提供极好或好的职位就接受,否则就去C公司应聘接受C公司提供的任何职位。在这一策略下,我的工资期望为:元。在这种情境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促使他们积极地搜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三)教会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互与链接中加强整合有这样一个例子: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放水需20小时把空水池放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24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有观点认为,像这样的数学内容,无法联系实际教学。因为这一问题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采用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来把水池放满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同时打开
7、的情境呢?当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时,学生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同时打开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现象几乎十分普遍,如:A、排队候场。不断来排队的人和不断进场的人,来排队的人多于进场的人,就会有等候的人。B、草场。不断生长的草和不断被吃掉的草。C、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的补充和不断的消耗。D、社会人口的增减。不断出生的人和不断死亡的人,出生的人多于死亡的人时,人口就增加;反之则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