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77860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8
《公务员考前培训行政职业能力之数量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务员考前培训行政职业能力之数量关系第二章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考察公务员对基本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谓的数学基础知识,主要是小学所学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四则混合运算,以及部分关于集合,排列组合的应用。题不难,如果有充足的时间,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准确做答。但是由于公务员考试的特殊性,也就是时间的紧迫性,和参考人员的专业特长等原因,在考试的过程中,这部分题答题的效果相对于其他部分来说不是很理想。本章就2000年以来的考题进行分析,将考试所用知识点和结体技巧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对参考的同学有所帮助。数量关
2、系这一部分,一般来说有15-20个小题左右,其中5道数字推理,15道数学应用.2004年由于增加了听力题型,因此将数字推理部分的5道题进行了删减。但其后的2005年考试中又将其加入。数量关系部分由于考察的内容相对简单,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只给与15分钟。平均下来每道题大约50秒时间,下面分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一、数字推理数字推理部分主要是考察考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对数字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题干部分为4-6个数字,在题干中,空缺一或两项,考生从已知的各个数字中找出规律,将空缺项补充上。纵观各年考题,该题型的难
3、度逐年增加。如2006年A类的考题中有这样一道题:-2,-8,0,64,()A.-64B.128C.156D.250该题考核的知识点为相邻3项之间的关系,即:-8=(-2)^3-0,0=(-8)^2-6464=(0)^1-(-64)故,括号中数为-64。该题笔者认为是历年来考题中,做起来最为艰难的一道题。而且其他4道题难度相对往年来说也都有提高。但是难归难,其内在的规律和所考察的知识点并没有变化。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所考察的知识点,和一定的答题技巧,数字推理部分的题在归定时间内还是完全有机会答满分的,甚
4、至所花费的时间更少。一般来说,常用的数列规律不外乎下面几种:1)质数数列。即除了1和本身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2,3,5,7,11,13,17,19…2)等差数列。即后项减前一项所得的差为常数。包括奇数列:1、3、5、7、9......偶数列:0、2、4、6、8……5的倍数列:5、15、20、25……3)等比数列。即后一项除以前一项所得的商为一常数。像:3、6、12、24、484)二级等差和二级等比。即后一项减(除以)前一项得到的差(商)所组成的数列为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比如:2000年的第四题-2,-
5、1,1,5,13,29。后项减前一项得到数列1,2,4,8,16。为一等比数列,因此原数列为二级等比数列2002年A类第一题2,6,12,20,30,42。后项减前一项得到的数列4,6,8,10,12。为一个等差数列,因此原数列为二级等差数列。1)调和数列。即从第三项开始,后一项等于前两项的和或积。比如2002年A类第四题1,3,4,7,11,18。4=1+3,7=3+4,11=4+7。。。2003年B类第三题1,3,3,9,27,243。3=1*3,9=3*3,27=3*9。。。2)平方数列。1,4
6、,9,16,25,36,49,64,81,100,1213)立方数列。1,8,27,64,125,216,3434)幂级数数列。包括底升幂降,和N^n两类。比如2006年A类第二题1,32,81,64,25,6,1分别是1^6,2^5,3^4,4^3,5^2,6^1,7^02003年A类第三题1,4,27,256,3125分别是1^1,2^2,3^3,4^4,5^55)三项相关的数列。如前面所说的2006年A类的考题。其他的数列理论上或规律上原形都是上述这些数列,具体表现为两种或三种规律的混合或者是形
7、式上的变化,如隔项相关数列和分数数列。尽管考试中出现的数列规律已经知道了,但很多同学在具体的做题过程中尤其在考场上如何判断数列的规律,这主要取决计算的速度和一些做题的技巧。技巧方法:前面几经讲过数字推理部分主要的数列规律,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好的理科同学,相信可以快速准确的应对这些问题。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文科同学,由于平时接触数字较少,对数字不敏感,那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答题技巧和方法。经过对2000-2006年考题的分析和多年对公务员考试的研究,我个人提出这样一个答题的方案,即面对一个陌生数列时,我们要
8、做的具体方法如下:(一)观察数列的变化趋势。数列根据变化的趋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单调上升或下降的数列。2、波动性的数列。3、先升后降的数列。(二)面对单调上升或下降的数列,个人建议采用“先减加,再除乘,平方立方增减项”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经验不够丰富,对数字不够敏感,那么应该按照由简入繁的办法,逐一试验。最后的做题速度取决于你计算的快慢。考题往往是上面9种规律的混合,不会简简单单的一个规律了事,而且这些规律隐藏的很深,需要进行一步到两步的变形,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