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47090
大小:8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8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9.揠苗助长1鲁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19.揠苗助长1鲁教版一、教材分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揠苗助长”这则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3、构建寓言教学图式。 三、教学难点 构建寓言教学图式。 四、设计思路 注意将学习策略和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运用精加工策略,通过复习,激活相关旧知识,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情,又有利于为新知识作好铺垫。老师灵活地通过
2、旧知识的引导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吗?谁能简单地讲一讲?(指名讲) 师:《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生:骄傲是没有好下场的。 生:世上没有永远的冠军。 生:不能一生陶醉在一时的冠军中,那你将永远没有进步。 师:《蜗牛的奖杯》是个-------(生接着答: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是怎样的吗? 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让我们受到教育。(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故事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寓言相关的旧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播下图式的种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生齐
3、读课题。 师:要读课文,我们先过生字关。 投影出示:揠苗助长焦急巴望 筋疲力尽兴致勃勃一大截纳闷 指名读新词。 师:你读得很好,7个生词只读错了一个。我不说你错了哪一个,我请另一个同学读,你认真听。自己发现错音,改正错误。 (师发现甲生读错,“焦急”一词,教师没有直接指出,而是指名让乙生读,提醒学生认真听,由甲生自己发现错音,并更正错音。甲生读对后教师给予肯定性评价。) △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比别人直接告诉错误处,效果更佳,此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次让机会给甲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我展现和自我调整的机会。 师:将本课生词带入文中,自读课文,把
4、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篇。读好后同桌之间,选一自然段检查对方,并给予评价。 (立即,教室里书声朗朗,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自读课文,自读后同桌互查并评价) (教师检查学生的情况,该活动应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这一目的)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读得这么好,我也想读一读,我读第一自然段,我读时,请你们认真听,听后说说你有什么样的体会。 (师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淋漓尽致地让学生体会农夫焦急的心情。同学们不由鼓起了掌,并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我从“巴望”这一个词中,看出农夫急切的心情。 生:我感到农夫很焦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禾苗长了没有。 生:因为农夫很焦急,田里
5、的禾苗明明在长他却认为一点也没长。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到了农夫“焦急”的心情,及“巴望”的意思,真正做到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意。 师:农夫这么焦急,希望禾苗长快些,他想出办法了吗? (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作记号,很快找到答案。) 生:农夫想出的方法是将禾苗一棵一棵拔高。 生:农夫累得筋疲力尽,但他很高兴,他认为禾苗真的长高了。 生:我从“兴致勃勃”中看出他为自己想出拔禾苗的方法感到高兴。 师:农夫的办法可行吗?会有怎样的结果?(许多学生手举得老高,争着回答。) 生:农夫的办法是不可行的。植物的根离开了土,吸不到水和养份,植物就会枯死。 生:农夫想要禾苗长得快些,应在
6、施肥,拔草上下工夫。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①生:做事情前应想清楚才做。 ②生: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 ③生:植物的生成是有规律的,不能违背植物的生长规律。 师:同学们能从一个小小的故事中明白这么多的道理,你们真聪明。 △寓言故事的说理性很强,学生讲的道理与故事有关联,并言之有理就应肯定,不能强求同一个答案。 师:请大家有感情朗读课文。(师提醒有感情朗读的技巧。) 师带领学生建构图式 师:同桌间相互复述故事。(教师巡视后,指名上台复述) 师:在原来“故事”前板书“讲”字,组成“讲故事”。 师:小组交流从故事中你明白的道理。师在原来“道理”前板书“说”字,组
7、成“说道理”。 师:在生活中我们也常看到了许多人急于求成而把事办砸的例子。你能举个例子吗?(师边说边板书“举例子”) 生:我妈妈望女成凤,一到双休日,既叫我上补习,又让我上美术班和钢琴班,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来,我都烦死了,害怕双休日的到来。 生:有的人盖楼,地基还没打好,就急着盖楼,结果楼塌了。 生:有的病人,想病快点好,一下子吃了很多药,反而病更重。 △学生学寓言后能将寓意迁移于生活事例中,说明已真正理解了寓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