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

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

ID:50218061

大小:203.2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_第1页
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_第2页
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_第3页
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_李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预防医学2017年3月第28卷第2期JiangsuJPrevMed,March,2017,Vol.28,No.2·173··综述·病毒感染与DNA甲基化李岩1,刘天1,李娜1,周金意2,崇军3,曹荣月1,朱政21.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09;2.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摘要: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在多种疾病的起始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是表观修饰方式之一。病毒感染能够调节宿主细胞的表观遗传模式,这种可遗传变化有利于病毒的复制,进而促进疾病的发展。本文简要综述了几种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DNA甲基化修饰的影响,以及相关联的致病机制,旨在

2、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DNA甲基化;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流感病毒;登革病毒中图分类号:R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70(2017)02-0173-04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一门研究非DNA序es,DNMTs)完成,发生在转录起始位点附近的CpG列改变引起可遗传基因表达变化的遗传学分支学科,岛中常引起相关基因的转录抑制或沉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空前发展,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不DNMT是哺乳动物体内唯一能够催化S-腺苷-L-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非常复甲硫氨酸(SAM)上的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上的酶

3、,杂,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目前已发现多个DNMT家族酶分子,在进化中高度编码RNA调控等多种机制。DNA甲基化(DNA保守,其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有3种,分为两个家族。methylation)通常指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上第5位其中:DNMT1是维持甲基化酶,作用于细胞周期S碳原子的甲基化,是最早被发现、认可的机制,也是目期,对半甲基化DNA(DNA双链中只有一条发生甲基前最清楚的表观修饰方式之一。近年来,DNA甲基化)具有高亲和力,通过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化与多种疾病的相关性,成为肿瘤、糖尿病及心血管tingCellNuclearAntigen

4、,PCNA)和泛素样含PHD疾病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多项研究表和环指域1蛋白(Ubiquitin-like,containingPHDand明病毒感染能够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甲基化状态,RINGfingerdomains1,UHRF1)的相互作用靶向复导致表观遗传模式变化。病毒在利用宿主系统进行制叉,将新合成的子链甲基化,确保染色体复制过程[2]自身复制的同时,也通过调节宿主的表观遗传学过程中甲基化模式的传递;DNMT3家族包括两个从头引起免疫和炎症等相关反应,进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和甲基化酶(DNMT3a和DNMT3b)和一个调节因子发展。本文从慢性病毒和急性病毒感染两个方

5、面着(DNMT3L)。DNMT3a和DNMT3b参与胚胎发育手,简要回顾几种病毒调控宿主DNA甲基化修饰的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的建立,优先作用于完全未研究,旨在分析甲基化与疾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为甲基化的DNA链,通常在早期胚胎细胞中高度表达,深入研究病毒感染、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思路。在成体细胞中下调,特别会在一些肿瘤细胞中出现过度[3]表达。DNMT3L与另外两个DNMT3成员结构相1DNA甲基化似,但缺少酶活性位点,不具备甲基化能力,可以与DN-[4]DNA甲基化是哺乳动物最常见的表观遗传标志MT3a和DNMT3b结合促进后两者的催化活性。之一,基因组中约70%~80%的C

6、pG二核苷酸为甲DNA甲基化模式的形成是DNMT1、DNMT3a和DN-基化状态,通常零散地分布在DNA上,其余非甲基化MT3b这3种有活性的甲基转移酶共同作用的结果,任的CpG往往成簇聚集在一起组成CpG岛(CpG何一种酶的缺失都会造成甲基化状态的紊乱。[1]islands),主要分布于基因的启动子区。DNA甲基DNA甲基化机制中的另一个重要组分是甲基化化主要由DNA甲基转移酶(DNAmethyltransferas-CpG结合蛋白(methyl-CpG-bindingproteins,MBPs),通DOI:10.13668/j.issn.1006-9070.2017.02.16基

7、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5AA0203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73232,3127098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031);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J1310032)作者简介:李岩(1992—),女,安徽马鞍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微生物学研究。通讯作者:曹荣月,副教授,E-mail:cpucry@cpu.edu.cn;朱政,副研究员,E-mail:zhengzhu@j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