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

ID:50153174

大小:86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4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_第1页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_第2页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_第3页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_第4页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管理指南深度解读:领悟精髓择善而从·发布日期:2013-06-27·出处:中国医学论坛报,2013-06-27,C8-C9·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宇清·对应指南:2013ESH/ESC动脉高血压管理指南2013-06-14欧洲高血压学会(ESH,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欧洲心脏病学会(ESC,EuropeanSocietyofCardiology)1、新版指南更新特点·宗旨不变,注重教育性与前2版指南一致的是,新版指南仍然强调其是一部教育性的指南,并非简单指导医生如何做具体的检查和开具处方。因此,新版指南篇幅必然比较长,非高血压专业的

2、医生阅读起来可能会感到内容冗长、可读性不强,但深入阅读即可发现,新版指南将高血压领域近年来相关进展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阐述,堪称一部经典的临床高血压实用教科书。·证据分级细化,专家共识为精髓与前版指南类似的是,新版指南由ESH和ESC分别选派专家参加指南撰写,并指定了共42名专家作为指南审阅人。与前2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中的诊断和治疗建议首次根据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对证据进行了分级。这一直是ESC指南的标准模式,而与既往ESH所制定指南的风格不同。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诊治范围比较窄、证据相对比较集中的疾病,而对于高血压这样涉及广大不同人群及合并众多临床疾病和并发症的疾病而言,真正证据水平较高的建

3、议并不占多数,因此在很多方面也需要采用专家共识。我们应在概念上有基本的认知,即应认识到证据缺乏(evidencelack)不等于反面证据(evidenceagainst),因此,由专家智慧凝结出的共识在高血压指导原则方面仍是不可或缺的,而这种智慧的凝结也需要今后研究的证据加以验证。因此,新版指南不仅是为现有问题提出建议,也为未来研究指出了重点方向,这正是这部指南的精髓所在。·基于最新证据,更新重点突出与2007年版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在篇幅上略有缩减。新版指南重点增加了流行病学、高血压管理策略等章节,侧重于血压测量和难治性高血压方面的更新较多,阐述的内容更为丰富,对血压的起始治疗水平和血压目标

4、值进行了重点修正。在新版指南的证据中,发表于2007年后的参考文献约占三分之二,这充分体现出指南的制定反映了最新的研究进展。2、流行病学新版指南中增加了近年来关于欧洲高血压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趋势的数据,特别强调在西欧致死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而东欧某些国家的致死性脑卒中还有所增多。同时指出,冠心病预防更应强调根据总体心血管风险进行综合干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常合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以上内容构成了新版指南中诊断评估、治疗干预建议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3、诊断定义不变,诊室外血压受关注新版指南一方面仍坚持诊室血压与心、脑、肾、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呈独立连续性相关,另一方面也强调诊室

5、外血压测量(家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同样与上述并发症间存在这样的关联性。根据诊室血压和诊室外血压方法定义的成人血压水平和高血压诊断标准与2007年版指南相同,未做更改。这充分反映出经过多年临床干预及流行病学研究,高血压的定义不太可能再有颠覆性的改变。风险分层趋于细化和合理化新版指南重点参考了欧洲的系统性冠心病风险评估(SCORE)模型对总体风险评估更新,这与2012年ESC在《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中提出的风险评估方法结果较吻合。此次修定更细化了其中内容,对慢性肾脏病不同阶段以及合并或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区分,不再将代谢综合征列入危险分层(表1)。就此,专家委员会指出,代谢综合

6、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有多个,目前表格中列出的3个危险因素与90%以上的代谢综合征重叠,因此风险分层表中未再列入代谢综合征。总体看来,这样的细化分层更加合理,细致分类也很有必要,但对一般临床医生,掌握起来可能会更加困难。诊室血压的诊断地位仍不可替代新版指南强调,诊室血压测量仍是高血压筛查、诊断及管理的“金标准”,但其局限性促使诊室外血压测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高血压诊治。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测量,二者各有不足、互相补充,但并非互相替代,参考动态血压的诊疗过程常有更多高血压专科医生参与。这两种方法均有助于检出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且初步队列研究显示,这两种异常的血压类型可能与

7、临床不良预后相关,前者危害稍弱。另外,新版指南也提出,由于含汞血压测量装置逐渐被淘汰,包括电子血压计在内的非含汞血压计将在医院中更多使用,有条件的话可尝试在诊室设立自动血压计,由患者自行测血压,这样可减少白大衣效应。同时测血压时应记录心率。多项研究显示,对临床具有明确应用价值的动态血压参数仅包括白天、夜间及全天平均血压值,而近年来涌现的一些动态血压衍生指标,如血压变异的参数、血压晨峰和血压负荷等,仍处于临床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