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 (2).doc

文言虚词的用法 (2).doc

ID:50135190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文言虚词的用法 (2).doc_第1页
文言虚词的用法 (2).doc_第2页
文言虚词的用法 (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的用法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的用法【而】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并且”。如:(1)、溪深而鱼肥。(2)、忌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3.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才”。如:(1)温故而知新。(2)、环而攻之而不胜。(3)夺而杀尉。(4)、蹴尔而与之。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1)、环而攻之而不胜。(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学而不思则罔。(4)、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5、【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

2、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口技》6、【既而】“不久,一会儿”。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山市》7、表修饰关系。如:(1)、朝而往,暮而归。(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如:(1)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林美景。)(2)、公与之乘。(指曹刿)2、结构助词。(1)、可译为“的”。如:①水陆草木之花。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③、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无实

3、义。如:①、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何陋之有?④吾妻之美我者。3、用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如: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②辍耕之垄上。【其】1、用作代词,代人、代事、代物。可译为“他的”,“它的”“这”“那”“他们”……例如:(1)、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2)、以其境过清。(这里)2、“其中”。如:(1)择其善者而从之。(2)其一犬坐于前。《狼》3、语气词。(1)、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如:其真无马邪?(2)、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恐怕”。。如:其真

4、不知马也。(3)、加强反问语气。如①:安陵君其许寡人。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以】1、“用”。如: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把”。如:(1)必以分人。(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3、“凭借”、“依据”、“按照’。。(1)、何以战?(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4)、虽不能察,必以情。4“因为”。如:(1)、徒以有先生也。(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认为”。如:(1)、皆以美于徐公。(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6、通“已”如:固以怪之矣。7、复音虚词“以

5、是”“是以”,相当“因此”。例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8、“而”。如:卷石底以出。【于】1、“在”。如(1)、相与步于中庭。(2)、战于长勺。(3)、受人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从”。如:(1)、舜发于畎亩之中。(2)受地于先王。3、“向”。如:(1)、臣之客有求于臣。(2)、欲报之于陛下也。4、“到”。如:皆朝于齐。5、“对”。如: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6、表示比较,相当于“比”。如:皆以美于徐公。【为】1、可译为“向”“对”等。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

6、、“是”。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替”、“给”。例如:盘为我为云梯。4、“做”、“造”等动词。如:(1)、盘为我为云梯。(2)为人五,为窗八……(雕刻)5、“当作”“作为”。如:武陵人捕鱼为业。【乃】1、“于是”、“就”。如:蒙乃始就学。2、“竟然”。如:乃不知有汉。3、“才”。如:凡三往,乃见。【者】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国家”等。如:(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则】1、表示顺承关

7、系,可译为“就”“便”。例如:(1)、战则请从。(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3)、蝉则千转不穷。(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学而不思则罔。(6)、则素湍绿潭。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那么”。例如:(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如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3、表示转折关系,可以译为“可是”“却”。如:余则旧袍敝衣处其间。4、“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词类活用用法归纳:(1)使动用法:分

8、为A、动词的使动用法;B、名词的使动用法;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分为A、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名词的意动用法;C、为动用法(3)名词活用为动词(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5)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6)名词活用为状语:分为:A、表示方位、处所的名词作状语;B、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作状语;C、表示对人的态度的名词作状语;D、表示比喻的名词作状语;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