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

ID:50114260

大小:542.00 KB

页数:98页

时间:2020-03-05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_第1页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_第2页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_第3页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_第4页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脑损伤早期发现及诊治.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概述小儿脑损伤是指在出生前后或婴儿时期,由于中枢神经(脑)障碍而表现出以下四大症状的患儿。包括脑性瘫痪(临床表现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智力低下(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癫痫(主要表现为痉挛发作)、行为异常(临床表现为行为情绪异常)。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称为脑性瘫痪。由于胚胎形成缺陷或妊娠到分娩、生后一段时期内的某种因素损害了未成熟的脑组织,导致运动障碍的器质性病变。这种姿势和运动的异常是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地变化的。在婴儿早期6个月之内,除非高危因素明确,小儿姿势、反射、运动、肌肉张力及Vojta姿势反射均有异常者,可诊断为脑瘫外,

2、一般情况下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CCD)。在正常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表现为对外界刺激产生正确的应答反应。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中枢神经对各种刺激的总合及调节作用就会发生障碍,导致姿势反射和运动的异常,即中枢性协调障碍。各国发病率有所不同,但一般发达国家在1.5-2.5/1000。美国约有75万脑瘫患者,英国每年新发生脑瘫20000名。据报道,脑瘫发病率约在0.74-5.9/1000之间。 我国各地区脑瘫发病率有所不同,1988年小样本统计约1.8-4/1000,但近年各地进行调查表明一般在1.9-3.4/1000左右。发病率脑瘫的患病情况据报道男性多于女性,城乡差别不明显。

3、随着社会发展,脑瘫重症越来越多,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型)脑瘫数量越来越少。发达国家重症脑瘫多,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明显少于发展中国家。病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分析,即出生前、围生期、出生后三个阶段的高危因素。产前因素胎儿宫内慢性缺氧胎儿期缺血、缺氧是脑性瘫痪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重度贫血、各种心、肺、肝、肾疾患、糖尿病以及各种感染等疾病影响胎盘血流灌注,均有可能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此外,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感染以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子宫出血、过期产、胎盘老化、钙化等使氧与二氧化碳交换的区域减少而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大多数的难产如:臀先露、头盆不称,胎膜

4、早破,胎盘异常等均可引起胎儿缺氧。某些慢性疾病缺氧的原因可以导致分娩过程中出现急性缺氧。母体因素有资料显示,母亲年龄在25~34岁的产妇,其小儿CP的患病率最低,为0.92‰,母亲年龄在40岁以上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最高为3.3‰.多胎妊娠、母孕期做过妇科手术、有外伤史、中毒史以及不合理的用药史(包括:保胎药的应用)等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脑瘫母亲智力低下、酗酒、接触放射线等均有可能导致胎儿时期脑损伤。目前国内外学者已普遍认同妊娠期患各种感染是胎儿的主要致畸因素,1987年Nachmias首先把导致先天性宫内感染引起围产儿畸形的病原体概括为TORCH综合征。TORCH综合征即T指弓形虫,R

5、指风疹病毒,C指巨细胞病毒,H指单纯疱疹病毒,O指其他病原体,如EB病毒、梅毒螺旋体等。脑组织是TORCH感染的易损器官,这些先天性感染不但可以引起CNS的先天性畸形,而且病变本身也可以造成小儿脑瘫。遗传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中影响越来越重要。瑞典学者的一项调查表明,有明显产前因素的脑性瘫痪中,1/6为遗传因素所致。虽然遗传因素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但存在着与脑性瘫痪有关的易感因素。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脑性瘫痪的重要原因。产时因素急性胎儿宫内缺氧主要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发生的急性缺氧所致的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原因有:产力异常;脐带异常(脐带过长或过短、打结、缠绕、脱垂

6、、扭曲以及脐带附着异常等);胎盘附着异常如前置胎盘;以及难产、急产、异位产、异常先露、内倒转术、产钳、胎吸助产、头盆不称以及催产素、止痛药与麻醉药物使用不妥等。胎儿因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期产儿、巨大儿以及双胎或多胎儿等。产后因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外伤、颅内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症、吸入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胎儿的心、肺发育异常所致的新生儿期呼吸障碍等均与脑性瘫痪明显相关。脑性瘫痪患儿可由一种高危因素引起,或多种高危因素引起,还有很多患儿找不到高危因素。有研究表明,虽然引起脑性瘫痪的原因众多,但目前认为,窒息、早产儿、重症黄疸仍是我国引起

7、脑性瘫痪的三大主要致病因素。病理生理学变化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脑性瘫痪,均是由于脑损伤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病灶部位大致分为: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 锥体系损伤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强,呈痉挛性瘫痪 锥体外系损伤肌张力增高或降低及运动状态异常,运动过多或过少 小脑损伤平衡障碍,共济失调锥体系各部位损伤特点部位特点大脑皮质运动区多为局限性运动障碍 内囊部位 膝部头面部骨骼肌运动障碍(皮质脑干束) 枕部对侧躯干与四肢运动障碍(皮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