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106533
大小:831.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04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背诵并默写课文。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并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3.感受作品描绘的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自己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自学指导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易错字音。2.利用课下注解和工具书,梳理文意。自学指导一——正确朗读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学指导一——正确朗读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
2、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学指导二——把握重点词语,正确翻译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们共同赞叹的啊。高峰入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清流见底两岸
3、石壁,五色交辉交相辉映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都四季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着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指人间神仙生活的美好世界,或指天堂。参与、文中指欣赏再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句话?文眼是哪个字
4、?2、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话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景物的。5、“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合作探究山川之美,古来共谈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哪句话?文眼是哪个字?交流反馈美2、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交流反馈明确: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
5、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清。分别从仰视、俯视两种角度来写的。提示:从观察的角度(“视觉”的变化)考虑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试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其画面,并说说这几句话描写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猿鸟的鸣叫省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由静景转写。通过描写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交流反馈4、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景物的。明确: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视“清流见底”,又平视“两岸
6、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写“晓”和“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和动静的结合等。交流反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夕日欲颓高峰……俱备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山水相映之美俯仰生姿色彩相配之美晨昏变化之美意境美动静结合之美5、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反馈明确: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一、填空
7、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字通明,自号,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2、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当堂检测陶弘景华阳隐居南朝梁山中宰相对偶对偶、借代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字点名全文的中心。2、《答谢中书书》为六朝山水小品名篇,写景极富特色:先仰视“____________”,再俯视“_____________”,又平看“、,最后又分“”“”两层来写,一
8、句一景,次第井然;与此同时又注意了山水的交映、晨昏的变化、、等,使景物呈现处极强的立体感。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两句的表达方式是。二、理解填空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晓夕色彩的配合动静的变化议论、抒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