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doc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doc

ID:49950423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3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doc_第1页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doc_第2页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教育的重点在群众及行动。”可见,健康教育就是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广泛的教育活动,促进健康行为的产生。研究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必然要探讨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 一、对健康行为的解释  国内外学者对健康行为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目前主要有以下集中观点:  1、健康行为研究有观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一般规律。健康行为强调从心里和社会文化两个角度去理解人们健康和疾病的行为表现,有益和激励公众的健康行为,去除或降低非健康行为和疾病行为。换句话说,健康行为就是强化人地有益于健康行为的科学。这一解释建立在广义的行为科

2、学的基础之上。  2、健康行为就是指自己认为,健康的人为了预防疾病或维护自身的健康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例如,接收有关的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等行为就是健康行为。这一解释建立在狭义的行为科学的基础之上。  3、健康行为是让健康转向令人满意的结果的行为取向。这一解释与第二种解释在本质上是相似的。  笔者认为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研究理应包括两个方面,即既要研究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学前儿童为促进身心健康所应采取的各种行为的类别和表现形式。  二、研究健康行为的意义  1,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核心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

3、关系。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连接健康信息与健康行为的桥梁,健康行为时健康教育的核心,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模式来说明:  模式一表明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和形成学前的健康行为,模式二,更清晰的表明健康行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核心。  2.只有把健康行为的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学儿童的健康。  虽然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有一定的规律,比如,我们所期待的健康行为是否能在儿童身上得以体现,总是与儿童的认识水平、态度和相应技能等因素有关,健康行为的研究旨在揭示健康行为活动的一半规律,只有把握了健康行为的规律性,才能有效的促进健康。  由于上述原因

4、,学前儿童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健康行为的研究。  三、健康行为的分类及其特征  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把健康行为分成团体健康行为。团体健康行为时指社会群体作为主体而采取的旨在保证公众健康的活动。个体健康行为是指每一个个体作为行为主体而采取的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活动。  根据行为性质的不同,把健康行为分为以下三类:  1,预防行为:指在自己认为自己是健康的(即没有自觉症状)的前提下,为了促进健康,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而采取的各种行为,如自觉的接受健康教育,身体不超重,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接受预防接种等等,均可以称作健康行为。  2,病感行为:指已经有了某些不正常的感受,为了

5、弄清自己的病情而采取的必要诊断的行动。  3,患者行为:指已经得了病的人,为了治好病而采取的行动。  4,由于学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行为技能及其行动自觉性的限制,他们能否采取各种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是与成人的教育、督促和帮助分不开的。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儿童个体行为表现的科学性和规律性,比如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方面已建立行为的动力定型。  2,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和内在动机的协调一致,儿童能够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某种健康行为。  3,儿童个体行为能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较强的适应性。  4,儿童个体或儿童团体的行为能有益于他人的自身的健康。  四、学前儿童健康行

6、为的建立  (一)行为改变的理论学说  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学说非常多,但都不能圆满的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发生问题。每一种理论都只能代表对行为解释的不同思想,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将诸多理论加以取长补短,帮助个体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下面介绍两种有代表性的理论。  1、态度改变理论: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习得的、影响  对特定对象作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态度的构成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态度改变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促使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方法有:1,条件反应法:包括条件反应——适当地操纵健康行为同强化的合一。2提供榜样法:榜样的行为达到了要求,

7、并得到了奖励,其他人也常会效法他们的行为,榜样的力量与榜样的自身是否和学习者有类似之处(如性别、年龄),或是否是学习者家长、老师与同伴等有很大关系。3,说服性的语言沟通法:用言语启发说服儿童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  2,行为改变理论:心理学家班图拉以儿童的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儿童大量的社会性行为和学习活动作了观察和后明确指出,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往往还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及其后果进行学习。他认为,观察榜样的行为表象并进而加以模仿的过程,受以下因素影响:榜样的刺激特征及其后果、观察者的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