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

ID:49919769

大小:4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4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_第1页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_第2页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_第3页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_第4页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 基础篇 作者课件底质监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8底质监测学习任务:底质监测目的、样品制备过程及测定项目3.8.1底质监测的目的(1)通过采集并分析表层底质样品中污染物含量,查明底质中污染物质的种类、形态、含量水平、分布范围等状况,为评价水体质量提供依据。(2)通过特别采集的柱状底质样品并分层测定其中的污染物质含量,查明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状况,追溯水域污染历史,研究随年代变化的污染梯度及规律。3.8.2底质样品的制备2.预处理(1)硝酸分解法:适用于了解底质受污染状况的样品分解。(2)水浸取法:适用于了解底质中重金属向水体释放情况的样品分解。(3)有机溶剂提取法:适用于处理测定有机污染组分底质样品

2、。1.制备底质脱水:自然风干、离心分离、真空冷冻干燥、无水硫酸钠脱水底质筛分: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量。全部过筛,装瓶,贴标签备用3.8.3底质样品的分析分析项目一般可分为:金属成分非金属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常用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度法冷原子吸收法等3.9水体污染生物监测3.9.1水体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1.监测原理: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它们与水体共同组成一个水生生物群落。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改变时,由于各种不同的水生生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根据不同水体中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的变化来判断水体污染类型和程度。

3、学习任务:生物监测的原理,常用监测方法3.9水体污染生物监测遵循的原则:断面要有代表性且尽可能与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并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和监测工作的连续性及经济性。2.监测点位布设目前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主要有:生物群落法细菌学检验法学习任务:生物监测的原理,常用监测方法3.9.2生物群落法方法分类:污水生物系统法生物指数法含义:是根据浮游生物在不同污染带中出现的物种频率、或相对数量、或通过数学计算所得出的简单指数值来作为水污染程度的指标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其污染程度和自净过程划分为几个互相连续的污染带,每一个污染带中会出现各自不同的生

4、物学特征(指示生物)和化学特征,据此评价水质状况。污水生物系统法根据河流的污染程度,通常将其划分为四个污染带,即多污带、α-污带、β-中污带和寡污带。各污染带水体内存在特有的生物种群。3.9.3细菌学检验法细菌的广泛存在性:能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地表水、地下水甚至雨水和雪水中都含有多种细菌。细菌总数: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检验细菌总数来间接判断水的卫生学质量,判断水样受污染程度。总大肠菌群:将其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菌。3.9.3细菌学检验法总大肠菌群:是指那些能在35℃、48h之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以每升水样中所

5、含有的大肠菌群数目表示。细菌总数:是指l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