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849020
大小:7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04
《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南通市教师暑期校本研修---小学语文模拟试题1.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成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A)A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B精心构思的课,即严实的课C有深度拓展的课,即厚实的课D紧扣教材的课,即踏实的课2.以下对于一堂好课的观点不正确的是(B)A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三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学习艺术。B一堂好课,既要有精心的教学预设,又要有配合教学进程的精美课件。C一堂好课应以学生的
2、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D一堂好课的总体要求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3.每当我们听完一节课后,不应用以下的(D)标准来衡量课的优劣。A这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B学生上课表现怎么样,每个学生都在活动吗,都在思考吗。C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促进者”的教师做得怎么样。D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是不是每个问题都有人答出来。4.在你看来,一堂好课,必须要把关注(C)放在首位。A文本B教师C学生D氛围5.评价一节课是否“教”得有效,以下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D)A教师是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B教师是否创设了有效的
3、学习情境;C教师是否将多种教学方式融合,精心组织学习活动;D教师是否尽量多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6.评价一节课是否“学”得有效,以下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A)A学生是否说出了教师预期的标准答案B学生是否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C学生是否有了技能的提升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D学生是否扎实有效地掌握了基础知识7.下列对阅读评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B考察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C考察学生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D考察学生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8.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C)A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B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
4、教学C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D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9.对教师在一节课中的教学行为的重点评价不包括(C)A教师是否能恰当地处理好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B教师是否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及时调控好课堂C教师是否教态自然、发音流畅D教师是否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提出有创意的问题10.评价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是否合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照本宣科,不擅自更改教学内容B深入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在课堂上着力渗透C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流于肤浅,不无限延伸D收集与教材相关的所有资料,拓展教材内容11.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最终定位于三个学习目标的达成。①知识目
5、标——学会了吗?②能力目标——会学了吗?③(A)A情感目标——爱学了吗?B情感目标——爱祖国了吗?C情感目标——爱大自然了吗?D情感目标——爱爸爸妈妈了吗?12.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的是:(B)A深入理解词语的能力B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C透彻把握文意的能力D归纳文章思路的能力13.评价略读,重在考察(B)A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B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C词句的理解能力D要点概括能力14.平常意义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考察,评定其价值,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最终达到(B)的目的A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分B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C找出教师课堂教
6、学的不足之处D找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15、《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字,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B)。A.基本结构B.基本说明方法C.基本要素D.基本内涵16、默读必须有一定的速度,小学毕业生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C)字。A.200B.250C.300D.35017.《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一、二、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的数量要求为(C)。A.每学段50篇(首)B.每学段60篇(首)C.三个学段分别为50、50、60篇(首)D.三个学段分别为50、60、70篇(首)18、阅读教学中,从(A)开始让学生学习默读。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7、19、阅读教学中,从(C)开始让学生学习浏览。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20、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A)之间对话的过程。A.文本B.问题C.媒体D.情境21、阅读教学中“要(B)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A.重视B.珍视C.肯定D.包容22、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语法和修辞知识的教学,正确的说法是(B)。A.不必进行语法和修辞知识的学习。23.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C.应该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D.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个性决定。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