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58691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公审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3.通过学生课本剧的编排,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包公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体会作者写作方法,了解包公的计谋,体会包公办案的深思熟虑和足智多谋。2.对比小偷的计谋,让学生知道聪明要用在正当的地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包公图片,引出课题。同学们,很高兴给大家上课,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你们
2、的好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出示课件)(包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包公审驴》——出示课题。2.板书课题:包公审驴。3.复习文章脉络。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来说说文章按什么顺序来写?(告驴——审驴——得驴)4.交流:这是一桩怎样的案子?(1)在你们看来《包公审驴》是一桩怎样的案子?请用一个词概括。(板书:奇案)(2)交流,解释“闻所未闻”。课文有一句话直接点明这是一桩奇案,请找到读出来。(出示课件)抽读。这桩案子不仅离奇,还是人们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什么叫“闻所未闻”?
3、请齐读这句话。写法:作者写人们对案子的反应,从侧面突出了案子的离奇,这就是侧面描写。(3)这一案子究竟奇在何处呢?可以结合题目思考。(审的不是人而是驴。本案的被告是不会说话的驴。)5.齐读课题。过渡:对,他不但审的对象奇,而且审法也比较奇,真是一桩奇案,下面我们来看看驴怎么就成了被告呢?二、品读探究(一)学习换驴部分1.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驴为什么就成被告了?2.那是两头怎样的驴呢?(1)找出描写两头驴的词句。在书上用横线勾画出来。自己小声读一读。(2)(出示课件)男、女生对比读,感受两头驴优劣差别太大。
4、师:请用上文中的关键词说说刘五什么样驴被换成了怎样的驴?(刘五那头毛色发亮的驴被换成了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3)小结写法:为了突出两头驴差别很大,作者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作文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手法,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指导朗读(1)课文中着重描写的是刘五那头好驴,请看屏幕再读这段话,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对驴的喜爱之情。(抽读,点评并点出关键词,齐读。)写法:作者在这里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刘五的驴,还通过写旁人对毛驴的夸奖来衬托出驴的好,这也是侧面描写,值得我们借鉴。(2)面对现在这样一头毛色难看的瘦
5、驴,刘五的心情怎样?(男女生比赛读)过渡:家里唯一的宝贝没了,就这样,刘五带着满腔愤怒和万般无奈将毛驴告到了衙门。面对着这样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审案的呢?审奇案就要有奇招,在这桩奇案中,包公使用了怎样的计谋?(二)学习“审驴”部分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作简单批注(出示课件)2.探讨交流包公在审案的过程中怎样使用计谋的?再次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画出描写包公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品味包公审案的高明之处。A、一审毛驴用计——饿驴。①指名读。②读了这几句话,你能说说包公一审瘦驴用了什么方法吗?(板书饿驴)③
6、断案如神的包青天审案时为何也要皱眉?(包公审案也面临着困难。此案并不复杂,但很棘手。所以他要好好想办法。)④“想了想”他想到了什么?(请联系下文回答)(驴和马一样能识路,我先饿饿驴,再关它几天,打他一顿,然后把它放了,它准会去找自己的主人。)⑤可见包公是怎样的人?(思维敏捷,才智过人,明察秋毫,胸有成竹,足智多谋。)⑥现在你就是包公,请读这几句话感受包大人遇事沉着、足智多谋的品质。(出示课件)指导:短短几句话,连用了五个感叹号,可见包大人的威严、胸有成竹和沉着,读时不仅要强点几个重点词,语速也不能太快。再请男生
7、读。⑦包公是“眉头一皱就计上心来”,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包公心里的想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让故事富有戏剧性。)B、二审毛驴计——打驴。①抽读。②交流。二审驴时打驴。(板书:打驴)③包公命令打驴毫不手软,说明他办案怎样?(果断、决不心慈手软)④请你再读这几句话,要读出包公的英明果断。(点出课件)C、三审毛驴计——放驴。①驴打完之后呢?(板书:放驴)②指名读。③这说明包大人怎样?(足智多谋)(三)学习“得驴”部分1.包公用这种奇招来审驴,结果怎样?请齐读最后一段(结果抓到了小偷,换回了好驴。)(板书破案)2.
8、为了抓住小偷,包公故意把驴给放了,这就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板书欲擒故纵)3.一位哲人曾说过,疑问是成功的基石,读到这儿,你们还有疑问吗?A、包公尽可以饿驴、打驴,放驴,驴自然会跑回家去,可他为什么一定要威风凛凛的升堂、拍惊堂木、并大声喊呢?(既然在审案,就要有审的架势和过程;况且这消息一传开,就有许多人围观,这不,到了第三天升堂时,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好几百人。包公虚涨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