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739730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摘要:文章从探究前、探究中、探究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探究的有效性。探究前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探究中组织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探究后促进学生反思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关键词:科学探究;建构;创新;质疑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0-0057-03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0.02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
2、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单独设立主题一“活动与探究建议”,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及要求,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由此可见,科学探究活动在初中化学教学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根据课程标准编著的人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科学探究的
3、内容和素材。如何用好教材中的探究材料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一、探究之前: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经验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主动而积极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不同于教学设计,鉴于篇幅等原因,教材中新知识、探究实验等基本是不做铺垫地直接呈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创造性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储备,为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打好基础。例:《燃烧与灭火》通过梳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知的建构寻找生长点,
4、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并能站在新的高度重新认识旧知。二、探究过程中:组织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教材中每个探究内容一般会给出一种探究方案,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方抓药”局限于教材中现成的探究方案,而应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设计多种实验方案,以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教
5、师在此教学环节中要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氧化碳的水溶性”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讨论,除了教材中“向充满C02的软质塑料瓶中加水”的方案外,学生设计出了如下几种方案:1.把充满C02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见图1);2.向充满C02的集气瓶中加适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然后将集气瓶倒转,观察玻璃片会不会掉下(见图2);3.用两个注射器,一个装10mL水,另一个中收集10mLC02,把两个注射器对接,将C02推入另一个注射器,观察另一个注射器的读数变化(见
6、图3);4•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类似装置,集气瓶中充满C02,把燃烧匙换成分液漏斗向集气瓶中加水,振荡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烧杯中水是否倒吸入集气瓶(见图4)。在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之间的中和反应”时,教材中通过酚駄判断反应的发生。学生通过讨论,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设计出了利用活泼金属(如锌粒)、碳酸钙、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等来判断混合液中是否有盐酸,从而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教师引导下,还有学生根据“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设计出利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前后温度的实验方案。通过多种探究方案的主动建构,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富于个性和挑战性的方案设计激活了每个学
7、生的内在潜力,学生所发展或完善的认知结构毋庸置疑有了深刻性和稳固性。三、探究之后:促进学生反思质疑“学则须疑,疑则有问。”探究来自问题,问题起于质疑。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问题意识是课堂的灵魂,有人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获得探究结论之后,学习并没有停止,有经验的教师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在“C02的水溶性探究"获得C02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