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409847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创造性使用教材 提高课堂效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的第一节课上我就借助“牛的反刍”生理现象向学生强调了本章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师生共同明确课标的要求:①从本章起使用“∵”“∴”符号进行证明,对书写的格式和表达的条理性都有较高的要求;②从感性的数学实验到理性的证明,教材以5个基本事实作为源头重新证明了原来学过的重要定理,通过证明不断感受公理化思想、感受数学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③逐步学会分析、综合的思考方法,同时了解一些特殊的数学思想及方法。二、把握精髓创新使用新教材中对几何部分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编,由原来的静态变为以平移、对称、旋转的动态形式展开,但是无论怎样变,不变的却是蕴含在知识
2、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及生成的数学能力。本章是几何部分的综合章节,其精髓仍然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总结基本的数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选择性使用。1.逆向思维教材中有关逆向思维不仅有司马光的故事,而且安排了两个实例。“HL”的证明:在证明过程中重点讲清楚①由“分割”图形到“拼接”图形的逆向思维。②如何“拼接”?“拼接”过程中存在哪些容易忽视的问题?比如:三点共线。③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是:两角之和是平角。④在后来的习题中“又”补充另一种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例如:已知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求证:EF//C
3、D。(图进教材)分析:连接AC,取AC的中点G,则EG、GF分别是△ABC和△ACD的中位线,所以GE//AB,GF//CD。由于AB//CD,所以GE//GF,根据“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得G、E、F三点共线。教材以两个小思考题来使用反证法,本人的做法是:①以国外历史上“必死求生”的智者故事引出反证法,引发学生兴趣,并从中寻找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和的依据。②以“已知:P不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求证:PA≠PB”为例明确展示反证法的三步骤,并体会每一步的含义。③通过对比感受反证法的优势。重温此题以前的解法(八年级教材中以它作过例题关键是两点:一作AB的垂直平分
4、线,把AC转化成BC,二在△PCB中运用PC+BC>PB。)此题教材是利用矩形性质证明的,但我把它安排在“HL证明”的同一节课,其课题是“有关直角三角形的重要定理”。在这里我们可以打破已给的“D是AB的中点”这个僵局,作∠DCB=∠B利用“等角对等边”“等角的余角相等”推出。3.拓展例题例题具有典型性,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例题再拓展并进行探究,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例题的理解,而且能举一反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已知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OB是Rt△ABC斜边AC上的中线,且OB=AC。课本利用矩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得到了“直角三角
5、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并用3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①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你的证明,它在表述顺序上有什么特点?②若把此题改成:已知Rt△ABC,O是AC的中点,求证:OB=AC,你能否想到把直角三角形补成一个矩形?③大家能否再重新考虑一下“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的证明。(也可补成矩形,利用矩形的知识来解决。)三、充分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效益一位专家曾说过:“看看别人的课堂,看看自己的课堂;看看别人的课堂,想想自己的课堂;看看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这就说明,要提高把握教材的能力首先要虚心学习,借鉴别人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不断总结、积累和
6、改进。其次教师要进行“题海战术”,自己要大量、广泛的涉足各种习题。只有这样才能对习题中考察的知识点、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使用教材。再者教师要对上过的每一节课进行反思,点评自己的得与失,不断调整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备课。最后教师要多看教育理论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