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681408
大小:3.32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2-27
《摩擦力说课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陟一中马成贵摩擦力说课内容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本节内容从静摩擦力入手,然后介绍滑动摩擦力,充分考虑了实验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重点,而本章是高中力学部分的重点,故本节可谓重点中的重点,教学时必须高度重视。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初中摩擦力知识基础本节内容2.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上来说:学生在初中《力和机械》一章已经学习了摩擦力的基础知识,会定性分析一些简单的摩擦现象,但还不深入,还不会定量的计算。从能力层面上来说:通过前面两章的学习,学生初步适应
2、了高中的学习方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3.教学目标分析(1)通过实验认识静摩擦力的规律,知道最大静摩擦力。(2)会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4)会运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5)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摩擦现象,知道哪些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是为了减小摩擦,培养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重点和难点分析本节重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判断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向的判断本节难点:摩擦力方向的判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不
3、宜过快,建议安排三个课时,循序渐进。第一课时:安排静摩擦力的教学第二课时:安排滑动摩擦力的教学第三课时:习题课,复习巩固前两课时的知识4.重点和难点分析5.教法与学法第一课时:安排静摩擦力的教学首先简单复习初中知识,强调突出“相对”二字然后通过“思考与讨论”引入新课5.教法与学法第一课时:安排静摩擦力的教学首先简单复习初中知识,强调突出“相对”二字然后通过“思考与讨论”引入新课为了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就地取材——推字典——带着问题推字典:1.推而不动,说明有无摩擦力?2.如果有,把这种摩擦力称为什么摩擦力?给出定义。3.推力向左,由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如何?4.逐渐增大推力,但字典仍未
4、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在变化呢?5.继续增大推力,字典由静变动,是否说明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这个实验简单易行,需要学生亲自做、重复做,做了,问题回答了,静摩擦力的教学目标基本可以达到。5.教法和学法第一课时:安排静摩擦力的教学——板书设计我们一起推字典:1.推而不动,说明有无摩擦力?2.如果有,把这种摩擦力称为什么摩擦力?给出定义。3.推力向左,由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如何?4.逐渐增大推力,但字典仍未动,由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在变化呢?5.继续增大推力,字典由静变动,说明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我们将其称为什么?3.摩擦力——静摩擦力一、静摩擦力的定义
5、: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二、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说明:1.静摩擦力的方位2.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可以通过“假设法”判断三、静摩擦力的大小: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说明:最大静摩擦力5.教法和学法第二课时:安排滑动摩擦力的教学继续推字典,引入新课——带着问题推字典:1.推而动,说明有无摩擦力?2.如果有,把这种摩擦力称为什么摩擦力?给出定义。3.推力向左,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至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教学,可以选用教参88页实验来探究该实验优点:①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易于观察,避
6、免了直接拉动木块1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不稳定性;②不要求木板2做匀速运动;③学生直接观察到的摩擦力就是静止的木块1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设问继续:4.探究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关系?5.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关系如何?能否用一个式子说明这种关系?5.教法和学法第二课时:安排滑动摩擦力的教学——板书设计我们继续推字典:1.推而动,说明有无摩擦力?2.如果有,把这种摩擦力称为什么摩擦力?给出定义。3.推力向左,判断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4.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5.通过探究,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的规律?3.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一、滑动摩擦力的
7、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说明:滑动摩擦力的方位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计算公式:F=μFN说明:μ是比例系数,没有单位;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第三课时:习题课,复习巩固前两节知识。习题的选取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有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