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71310
大小:85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2-25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16、陋室铭 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刘禹锡修复的安徽和州的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陋室铭刘禹锡调兵山市三中柴永利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句;2、理解“比兴”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对偶的修辞;3、学习文章表现出来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情趣。作家及作品本文选自《刘禹锡集》,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
2、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一文。1、关于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押韵的。文辞简短,读来铿锵有力。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文学知识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īnhóngrútáidú调素琴tiáo3、字词句疏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3、/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朗读节奏与重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在于灵验这只是品德高尚博学的人平民不加装饰的琴弹佛经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形劳,使身体劳累反问句,倒装句,“有何陋?”之:不译参考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
4、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帘里,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为什么这样写?运用比兴,从山水写起,以山水比陋室。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兴:又叫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山不
5、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一层运用类比、对偶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出来。作用含义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仅不觉其“陋”反而能显出其高雅。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环境清幽宁静对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生活情趣高雅交往之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反面——虚写高雅脱俗不慕富贵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6、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只劳形。写什么以景色之雅见“惟吾德馨”明“陋室”不陋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写室居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处紧扣“惟吾德馨”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运用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与前文“斯是陋室”呼应,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反问句,倒装句托物言志:就是借某一具体
7、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操、志向或思想感情。5、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托物:言志:——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文章主题)小结: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拓展延伸用对偶的修辞为自己写两句座右铭。检验
8、你的学习成果: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孔子云:何陋之有?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助词无实义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F、宾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