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59159
大小:846.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20-02-27
《《记承天寺夜游》.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轼(1037—1101)字____,号________,__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_____、其弟____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子瞻东坡居士北宋苏洵苏辙写作背景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承天寺承天寺大雄宝殿承天寺甬道承
2、天寺庑廊陀罗尼经幢(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自由朗读,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
3、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里,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啊?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个的清闲人罢了。译文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问题探究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说说你的感受。空灵、皎洁、
4、明净……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着——遂——寻——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欣喜——有点遗憾——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急切访友——喜悦——闲适、从容——感悟、无奈问题探究4、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薄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问题探究何谓闲人?2、虽有远大
5、政治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即政治生活清闲之人。1、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的感情微妙复杂,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更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你知道其他描写月亮的诗句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海上生明月,[张九龄]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6、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
7、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