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506091
大小:5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2-06
《数据的波动内容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经历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几个量度的探索过程。了解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三个量度—极差、标准差和方差,能借助计算器求出相应的数值,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加以应用。通过实例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数据的波动内容分析在8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研究过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几个尺度,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的能力。但仅有“平均水平”,还难以准确地刻画一组数据,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常常关注数据的“波动状况”。为此,本节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感受到:虽然两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相近,但在实际问题中具体意义却千差万别,因而必须研究数据的“波动状况”;其后通过对几组
2、数据差异的分析,逐步抽象出刻画数据波动状况的几个量度----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并掌握利用计算器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利用计算器回解场景中提出的问题。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越稳定;方差和标准差较极差更为精细地刻画了数据的波动状况。但也不尽然,有时多数数据相对集中,整体波动水平较小,但个别数据的偏离仍可能极大地影响极差、方差或标准差的值,从而导致这些量度数值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具体分析,选用适当的量度刻画数据的波动状况,同时要避免对于用哪个量度刻画数据波动状况的争论,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应给予肯定。另外,只有在两组
3、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才用这些量度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否则要利用变异系数来比较。当然,对于这些,教学中不必向学生讲解,更不可进行相关考查。此外,在用样本标准差估计总体标准差时,为了“无偏”,数学上一般用无偏标准差。但考虑到学生的学力水平,本书统一使用样本标准差,当然,对此也不要向学生讲解。但在后面利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时,应注意查看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以确保学生得到正确的结果。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并已经进行了一些计算和应用。但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尚很单一,可能有学生会认为现实生活中标准差越小越好,实质不
4、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为此,设计了第2课时,旨在通过更为丰富的例子,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方差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选择了两地某日的气温变化、两名运动员的选拔成绩等实例,让学生体会数据波动是极其广泛的,而且应具体分析标准差对于问题的影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