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考常考的10个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常考的10个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设题考查(含与实词混合考查),二是放在翻译题中进行考查(命题人虽然没有对虚词提出任何要求,但考生必须翻译好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虚词,否则就不可能得满分笔者现将各地中考经常考查的10个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作一集释,它们分别是:之、以、而、于、乃、其、若、者、然、则。1.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等。如: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2)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们)”“自己”等。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3)作指示代词,表
2、示近指,可译为“这”“这种”“这样的”等。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2.作结构助词(1)作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译时可删去。如:宋何罪之有?(《公输》)(3)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译时可删去。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4)作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1.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之后,起凑足字数、调整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译时可删去。如:怅
3、恨久之。(《陈涉世家》)4.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编者注:此处作实词)1.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身份等,可译为“用”“拿”“凭”“凭借”“按照”“根据”等。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an之丘。(《愚公移山》)(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同”“跟”“和”等。如: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等。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1.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而,,“又,,“而又,,“以及,
4、,等,或删去。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便,,“为了,,等。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4)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因而”“所以,,“以致,,等。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1.作副词“以”作副词时通“已”,可译为“已经”。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2.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又,,“
5、而又,,“以及”,或删去。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2)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便才”“接着"“然后”等,或删去。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等。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是”“然而”等。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等。如: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可译为“地”“着”等,或删去。如: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2.作代词“而”可以作第二
6、人称代词,译为“你”“你的”“你们的”等。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等,可译为“在”“至”“到”“到达”“从”“由”“至时”“在方面”等。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范围等,可译为''对"“对中”等。于”“品艮”“同”“与”“向”“给”“替”“为”“在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等。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5)表示被动关系(有
7、时同“见”“受”等合用,构成“见……于”“受……于''等格式),可译为“被”。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乃1.作副词(1)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前后相承的关系,可译为“就”“便”“于是”“才”“这才'等。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2)表示动作、行为或某种情况的发生、出现是出乎意料的,可译为“竟”“竟然”“居然”等。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表示前后两件事情在情理上是逆转相悖的,可译为“却”“反而”“反倒''等。如: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三国演义》)(4)用在判断句中,表示对主语的辨
8、明或申明,起加强肯定的作用,可译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