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21945
大小:2.45 MB
页数:133页
时间:2019-07-27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阅读之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专题复习“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1、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题型设计题型比较固定,最常见的题型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采用比较的方式,就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而且往往选取文中例句与中学语文教材课文例句加点的虚词对比考查。07年新课程高考语文考纲规定掌握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高考“大纲”规定应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代词:①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
2、②指示代词——之、其、或、然。③疑问代词——安、焉、何。副词:①范围副词——则、犹②时间副词——既、已、且③语气副词——其、何、遂介词:于、以、为、因、乎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文言虚词中三类特殊现象(1)兼词:诸、焉(2)虚词连用:两个连用“也哉”、三个连用“也乎哉”(3)复音虚词:于是、无论等虚词高效学习方法——表解法示例虚词用法意义例句而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表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修饰着、地,不译。吾尝跂而望矣表并列而且、并且、又、和,不译①剑阁峥嵘而崔嵬。②蟹六跪而二螯。………………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某所,而母立于兹命题规律2004年:于、之、则、其2005年:与、且、以、而2006年:以、因、乃、为2007年:而、以、所、于2008年:与、因、以、于2009年:以、其、乃、之2010年:之、为、所、于2011年:其、以、之、且2012年:之、为、所、以命题规律【规律总结】1.句子选材:每个选项中,课内课外各选一句。2.考查范围:只考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3.难度设置:考查虚词的一般用法和主要用法
4、。4.设题方法:比较两句中同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5.考查频率:一般上一年考过虚词下一年不考。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1)连词用法(2)代词用法(3)复合虚词1.而难点:”而”字用作连词,连接先后结构相似的两项,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修饰关系还是顺承关系,是较难分辨。例句:①空中而多窍。②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③履至尊而制六合。④哙拜谢,起,立而饮之。(1)连词:并列,递进,顺承,转折,假设,目的,修饰“空中而多窍。”句“而”连接的“空中”和“多窍”不分主次、先
5、后,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大石)中间是空的,上面有很多窟窿”。“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句“而”后面的一项有进一层的意思,是递进关系,译为“国家形势险要而且百姓归附”。“履至尊而制六合。”句“而”连接的两项时间一先一后,表示承接关系。译为“登上最尊贵的帝位来统治天下”。“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句“而”连接“立”和“饮”两个动词,“立”前的“起”是“起身”的意思,“立而饮之”应当译作“站着喝下了酒”,“立”是动词作状语,是“饮”的行为方式,因此,表示修饰系。而 ★★★★★①吾尝跂而望矣②弃甲曳兵而走(《寡人》)③项王按剑而跽曰……⑵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
6、为“着、地”或不译。1.作连词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③惑而不从师⑴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⑶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①剑阁峥嵘而崔嵬。②蟹六跪而二螯。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⑷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又”、“和”或不译。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⑸表示承接关系。“而且”、“并且”、“就”或不译。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7、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⑹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⑺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⑻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蚤缫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②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2)代词:①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②近指代词,今译为:此、这样。【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