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临床观察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其肝功能属于Child-Pugh[l]分级的A级,在屮医属鼓胀范畴的气滞湿阻、湿热❷结、肝脾血瘀、肝肾阴虚[2]。我们应用拉米夫定联合和络舒肝胶囊治疗HBV-DNA阳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其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者,现将观察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3例为本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住院的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均为男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年龄26-47岁,病程2-10年;对照组25例,年龄25-49岁,病程3-10年。病例
2、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3]。临床症状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睡眠欠安、肝区不适、大便性状改变。Child-Pugh分级均属于A级。所有患者的HBsAg+,HBeAg-,抗-HBe+,抗-HBc+,HBV-DNA+;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和(或)血小板低于止常值;脾脏增厚或肿大。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100ing/次,1次/d,疗程至少一年。另加和络舒肝胶囊(威海东宝制药有限公司)口服
3、,4.65/次,3次/d,疗程12周。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葛兰素史克公司)1OOmg/次,1次/d,疗程至少一年。两组患者均不使用其它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肝功能(ALT、AST、ALB、TBIL)、脾脏大小以及血常规等指标。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土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均为Q二0.05。2结果2・1疗效判断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复常,HBV-DNA阴转,脾回缩至正常,口细胞4X109/L和(或)血小板100X109/Lo有效: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复常,HB
4、V-DNA未阴转但滴度下降21ogl0,脾肿大较前回缩,口细胞3X109或者血小板60X109o无效:肝功能、脾肿大、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中有3项未达到有效者。2.2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阴转情况治疗组治疗后有22人HBV-DNA阴转,阴转率78.6%,而对照组有20例阴转,阴转率80%o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脾厚变化情况见表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口细胞值的变化情况治疗组治疗后全部病例血小板及口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5、高,对照组有6例治疗后血小板及口细胞值无回升,其中有2例❷现轻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2.5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治疗组:显效13例(46.4%),有效12例(42.9%),无效3例(10.7%),总有效率为89.3%o对照组则分别为(28%)、8例(32%)、10例(40%)、和60%。两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讨论慢性乙型肝炎持续进展可导致肝硬化,其屮代偿性肝硬化且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患者易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失代偿性肝硬化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有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4%。[4]。因此,抗病毒治疗是延缓和
6、阻止肝硬化进展的重要手段,特别要重视在早期肝硬化阶段和出现失代偿倾向时,及吋抗病毒治疗以阻止疾病进展。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肝功能,纠正失代偿,提高生存率[4]。但拉米夫定不能全面逆转患者原有的肝脏病理改变,而在抗病毒的同吋加强抗纤维化治疗能促进肝脏纤维化逆转。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存在气滞湿阻、湿热❷结、肝脾血瘀、肝肾阴虚⑵。和络舒肝胶囊方中虎杖、半边莲、茵陈、大❷、玄参可有清化湿热解毒之功效;香附、柴胡、口芍、凌霄花、五灵脂、木瓜可疏肝理气;莪术、三棱、当归、土鳖虫、红花、桃仁可活血化瘀;地❷、熟地❷、黑豆、白术、制何首乌可滋养
7、肝肾。鳖甲、海藻、昆布、蚯螂可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本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拉米夫定与和络舒肝胶囊联合应用,比单用拉米夫定疗效史佳,尤其在总胆红素消退、缩脾、促进血小板及白细胞的回升等方面,效果更明显。参考文献[1]陆再英等主编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❷版社,2008:449-455・[21李家邦主编中医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❷版社,2008:314-316・[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56-60.[4]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小组・2004年拉米夫定临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