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分析.pdf

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分析.pdf

ID:49396560

大小:369.9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分析.pdf_第1页
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分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技展望2017/03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分析陈健沈非祝凤霞(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0)[11,12]【摘要】本文以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能源消费数据为基础,基于碳排占有程度,是国际上进行减排谈判使用的重要指标依据之一。放量核算的基本公式,测算出碳排放量数据,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从时空格局角度对皖江城市带碳排放进行分析。10年里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碳排放量随着时间变化,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2014年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总量数据中最高的是马鞍山,碳排放量值超过了1000万吨,达到1597.42万吨,最低的是滁州,碳排放量的值为

2、260.79万吨。【关键词】碳排放时空分析皖江城市带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全球气候变化进入了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全球气候变暖,作为影响温室效应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依然在不断增加,给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目前安徽省特别是重点发展的皖江城市带地区以煤炭能源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随着皖江城市带经济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会出现一定幅[1,2,3]图12005-2014年皖江城市带碳排放总量趋势图度的增加,必然会给当地的气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针对皖江城市带8座地级市,测算其2005年-2014年能Fig.1

3、DecompositionofcarbonemissionsforCityBeltalongthe源类碳源的碳排放量,通过计算得出的皖江城市带能源利用产生YangtzeRiverfrom2005to201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综合人均碳排放量、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和人均表12005-2014年皖江城市带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人)GDP来探讨皖江城市带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布,并通过库Tab1ThecabonemissionspercapitaforCityBeltalongthe兹涅兹曲线拟合分析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政策取向关系。YangtzeRiverfrom

4、2005to20141材料和方法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1.1数据来源本文研究的数据能源类消耗数据采用安徽省皖江城市带8个合肥0.3730.7390.7720.7810.9220.9931.1311.0851.2071.276地级市2005-2014年的统计年鉴的数据,并与全省的能源消耗量进行校对平衡;经济数据采用安徽省2005-2014年统计年鉴的相芜湖1.1021.4761.7421.8412.2882.6611.5881.7801.8381.810[4,5,6]关指标,为了与其他历史数据相协调,因而统

5、一采用当年价。1.2研究方法马鞍山5.2925.5106.9946.9268.5809.23610.38111.8669.25612.373本文利用迪氏对数分解法(LMDI)分别从经济增长因素、能源效率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值和贡献率来分析铜陵4.0324.4704.6565.0556.1676.9708.5599.2559.4268.863皖江城市带的影响因素,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公式(1)测算[7,8,9]皖江城市带碳排放量:安庆0.9951.0801.1561.1681.1931.2761.3251.2461.4501.727EiCiEY

6、C=C=××××P(1)∑ii∑iEEYPi池州0.6641.0691.0951.3131.2191.2911.4131.5711.8551.875式(1)中,C为碳排放量;Ci为i种能源的碳排放量;E为一次能源的消费量;Ei为i种能源的消费量(能源消费量折算为标准滁州0.2210.2500.3090.3290.3300.3820.4150.5230.5860.580煤);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P为人口。采用公式(2)测算皖江城市带人均碳排放量:宣城0.4040.4910.6140.7251.0161.1191.1821.1941.2041.170CA==

7、SFIR(2)P∑ii巢湖0.2060.2520.2390.2720.2610.3700.4130.4670.7260.8512实证分析2.1碳排放量的估算为了反映各城市人口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另计算了皖江皖江城市带2014年碳排放总量达到了5818.81万吨,是2005城市带人均碳排放量(见表1)。希望通过不同城市人口数来反映年2438.47万吨的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28%。在皖江城市城市人均碳排放量的差异性变化。皖江城市带的人均碳排放量带各城市中,宣城2014年碳排放量是2005年的2.96倍,是8座2014年是2005年的2.15倍,人均碳排放

8、年平均增长率为城市中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