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232823
大小:1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8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教法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乞巧》教法分析一、抓住儿童的个性特点,设计文本解读的过程。古诗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抓住了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由初读、细读到品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在学生对文本比较陌生时,用儿童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走入文本。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文本解读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初读古诗,并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帮助学生感知文本。然后通过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读、看、听、想与文本进行了初步接触。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古诗教学的难度。在理解诗
2、意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通过注释和课后资料袋自己解读文本,然后引导学生读中想、读中悟、读中品,并和学生一起参与“穿针引线”的活动,使教师、学生、文本之间达到了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和沟通。学生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文本,而是有了自己发表见解、发展个性的空间。三、品读由浅入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教参上也提到这首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必串讲诗句。”在这首诗的教学我还采取读中想、读中品的办法
3、来理解诗意。品读由浅入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看看学生自己能读懂什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逐句理解,相机引导,知道彻底读懂。总的看,这节课学生对古老的民间传说与民间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得饶有兴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