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记承天诗夜游.doc

第17课、记承天诗夜游.doc

ID:4918993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9

第17课、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1页
第17课、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2页
第17课、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7课、记承天诗夜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惠萍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四章(课)第17节记承天寺夜游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主备人:周爱湘审核人: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朗读、分析、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1、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的特殊心境。教学重

2、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教具学具教学设计预习作业一、生字注音遂()寝()藻()荇()二、划分朗读停顿: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三、作者介绍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本文选自《________》。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一、情景导入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

3、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二、简介作者。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疏通文意。 1.月色入户(    )2.欣然起行(      ) 3.念无与乐者(    )(      )   4.相与步于中庭(  )(    

4、) 5.水中藻荇交横(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 7、盖竹柏影也(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五、翻译理解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六、赏析思考问题: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5、?月色皎洁,空灵。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当堂检测题:一、解释加粗的字欣然起行(   ) 

6、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二、翻译句子无与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默写课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翻译之。课堂评价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课后作业1、月的诗句2、请同

7、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教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