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交流.doc

《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交流.doc

ID:49188381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交流.doc_第1页
《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交流.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表现与存在》阅读交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表现与存在》读后《语文:表现与存在》是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所著的一本百万字的煌煌巨作。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以为是哲学书,就将它弃之书柜束之高阁。后来耐不住教研室仲主任的极力推荐,非常不情愿地捧起了它。从来没有读过这么厚的书。上下两卷120多万字共25章,浓厚的理论色彩,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我几次捧起又放下。但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吸引着我的好奇心灵,让我放下又捧起。那种懵懵懂懂的感觉,就像回到了最初执着地啃《论语》,不尽其意,却又有朦朦胧胧的愉悦感,仿佛遇到了知音,恨不得变成一个博学多闻的智者,能与之酣畅淋漓地交谈。只

2、可惜,我无法变成智者,只能以仰望地姿态,如虔诚地教徒膜拜着每一行文字,在咀嚼中读出我被它牵引出的另一个心灵世界。可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新”。具体说,就是批判了两条被奉为经典的论断,重新确立了两对关系,解决了两个困扰我们心中许久的疑问。一、重新定位了读和写的关系:写作高于阅读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经常被我们用来激励学生,尤其是那些写不出作文的学生去多读书。还有一句话,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总之

3、,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现在第一个疑问产生了:如果果真像这两句话所表述的那样,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带来写作能力的提高的话,为什么很多孩子饱读诗书,写出来的文章却平平?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遭遇过,也困惑过,只不过我们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叶圣陶老先生告诉过我们的论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读为先,写次之,说、听又次之,也就是说把阅读教学放在语文教学本体的核心位置,把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或前提,通过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兼顾写作教学,带动或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相应的提高。潘新和教授在批判这种阅读本位观

4、点的基础之上,他又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表现本位,也可以表示为写作本位。主要观点有:1.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为了表达,表达是吸收成果的真正体现。2.写作活动包括了阅读活动,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个人必须在作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中不断转换,必须站在读者的角度上来看待自己的文章。3.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在智力的投入上,写作高于阅读。4.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阅读的感想和心得,只有通过写作,才有真正清晰的印象和体会。写作必然会促使人读更多的书,所谓“书到用时放恨少。”总之,如

5、果把听说读写这四者之间的关系比作太阳系的话,阅读本位把阅读看成太阳,其他的几种能力全都围绕阅读这颗太阳运行,而潘新和教授的表现本位论却把写作看成了太阳,把原本处于附庸地位的写作看成了提高语文能力的根本之道。至此,在读和写这一对矛盾的关系上,潘新和教授的观点已经表露无疑:写作高于阅读。二、说、写新观念:书面语重于口语再请大家来看这样一句话:“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概括地说就是“写文章就是说话”。这也是扎根在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心中的一个观点,所以每当有学生说不知道该怎么写作文时,我们总是告诉他;“把你心里的话写出来是文章了。”这时

6、候第二个问题又产生了。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可一提笔写起文章来却只能干巴巴地挤牙膏?潘新和教授告诉我们,简单地认为话说的好,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说话属于口语系统,写作属于书面语系统,这两个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写作时心里想的话是独自言语。这种“独自言语”和平时说话不同。不但不出声音,而且因为没有听者,没有种种限制和提示,容易跑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与别人交谈的时候能够做到有问有答,一到写作文就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原因。2.说话时有声调、姿势、表情衬托着,所以对于

7、善于言辞的人来说,即使他的话说的不是很明白生动也没关系。而写作的时候全靠文字,文字里虽然也有声调,可并不和说话时的声调完全一样。它是得靠句子的安排和组织才能体现出来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组织和安排句子才能表现出语境里的声调的话,写出来的文章就只能干巴巴的。3.说话往往遵从自己的言语习惯,写作则必须用大众化的语言。过分依靠自己的语言,只让自己的语言支配着,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能自己读着很顺,别人读就不知所云了。所以,书面语言在丰富、严密、形象等方面比之口语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思维训练和传情达意上比口语更为重要,培养书面语的能力和素养

8、是要专门进行的。所以在说和写的关系上面,他又提出了书面语重于口语的观点。《语文:表现与存在》是一本于茫然之中振聋发聩的著作,它以哲学的思考和批判精神批判了两条被奉为经典的论断,重新确立了两对关系,解决了两个困扰我们心中许久的疑问。我只能凭自己粗浅的讲解力求使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