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灯光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充分感受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2.了解本文作者,学习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方法,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具体分析,深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自主探究知识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自我感悟的综合水平。2.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作者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的写作方法,学
2、习并掌握抓住主要线索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阅读方法。3.深入探究重点词句,感悟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3. 教学用具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文题目,激发兴趣 1.板书:灯光 王愿坚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革命战斗英雄的感人故事。可是为什么课文题目叫《灯光》呢?这个战斗故事跟“灯光”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解答这些疑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作者。 2.了解作者。(播放录音)
3、 王愿坚(1929~1991),山东人,当代作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新中国 成立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以及电影文学剧本《闪闪的红星》(与陆柱国合写)。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 3.投影天安门广场迷人夜景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片产生丰富的联想,感受天安门广场的迷人夜景。) 老师过渡:同学们,灯是我们和平年代的普通物品,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灯光是黑夜的眼睛。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许多人都没有感受过灯光带来的
4、光明,甚至连电灯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他们多渴望能享受到灯光带来的欢乐呀!你们看,我们天安门广场在灯光的映衬下是不是更加雄伟与迷人了呢?本文讲的就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随军记者生涯中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听一听作者给我们讲述的感人故事吧。 二 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播放本课的朗读录音。(让学生随录音浏览课文,标画生字、新词,自主清除阅读障碍。) 2.自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顺序。(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顺序,老师引导,回答问题。) (1)“我”是怎样想起郝副营
5、长这位亲爱的战友的? 学生甲:一是见到天安门广场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2)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乙: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3)围歼战开始前,“我”见到的郝副营长正在干什么? 学生丙:他倚着胸墙,借火柴微弱的亮光看一本破旧的书。书上的插图吸引了他,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的情景。 (4)围歼战开始后,出现了怎样的紧急情况? 学生丁:后续部队遭到阻击,在黑暗中找不到
6、突破口。 (5)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照亮了前进的路。战斗胜利了,可郝副营长却因为火光暴露了自己而光荣牺牲了。 老师过渡:对于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课文中轻松地找到答案。下面谁来用几句话简单概述一下全文内容? 学生甲: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新中国。 学生乙: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7、。 (6)根据你的理解,详细讲讲文章的叙述顺序。 老师小结: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围歼战前夕,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再写战斗打响后,为了帮助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郝副营长毅然点燃了书,结果暴露了自己,英勇牺牲;最后写这场围歼战获得彻底的胜利,而那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而献身的郝副营长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3.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分析特色。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的往事? 学生甲:课文前两个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写现在的事,其余部分写作者回忆的往事。
8、 学生乙:课文开头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引发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同开头相照应。 老师小结: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具体事物引发联想,即由看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引发回忆,叙述过去的事情,追忆牺牲的战友,结尾又回到写灯光。前后照应,结构紧凑。作者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忘记缔造新中国的革命先烈,要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板书: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