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勤奋》教案.doc

《说勤奋》教案.doc

ID:49158975

大小:2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说勤奋》教案.doc_第1页
《说勤奋》教案.doc_第2页
《说勤奋》教案.doc_第3页
《说勤奋》教案.doc_第4页
《说勤奋》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勤奋》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勤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说勤奋》,回忆下课题的“说”是什么意思?(谈论)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这是篇说理性的文章)3.那么说理性课文是由哪三个部分组成?(学生回答)并板书: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得出结论4.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具体是怎么来写的。二、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段(1)出示:人人心中都有......出来的。(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下,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指名回答)(情况一:学生回答的是古今中外......浇灌出来的。再看看题目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2、呢?再仔细找找。情况二:学生回答的是人人心中都有......是勤奋。情况三:学生回答的是通往理想......是勤奋。)(2)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对这部分(通往理想......是勤奋)印象深刻,(随即划线)a.谁来读一读?b.划线的部分能不能合并成一句话,谁来试一试?出示在最上面: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C.仔细读一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男生读问,女生读答,再反过来读.d.这样的一问一答就是设问,表达的意思就是上面的这句,也就是作者所提出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随即贴出板书)e.谁来读好这句话?(1)作者为了补充说明自己的观

3、点,又说了:“古今中外......出来的。”(理解并点红“鲜花”就是成功,“汗水和心血”就是勤奋、努力。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的理解?这里的每一个人指哪些人呢?点到“古今中外”,谁能读好这句话?)(2)是啊,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还是中国的、外国的,他们都是通过付出勤奋才收获到鲜花的,这里补充说明了作者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3)让我们捧起书本,读好课文的第1自然段。(4)那么作者为了证明观点,举了谁的例子呢?(板书:司马光童第周)2.学习第二段(1)我们先来看司马光的例子,(出示整段文字)谁来告诉老师,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4、呢?(完成《资治通鉴》)(点出)(2)他是怎样付出汗水和心血收获他的鲜花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在相关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3)学习小时候勤奋的句子,仔细读读,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勤奋?出示:小时候,每当老师......滚瓜烂熟为止。点红:小时候,一遍又一遍(读的遍数多),躲(担心哥哥弟弟找他玩),滚瓜烂熟(什么叫滚瓜烂熟,读的很熟,甚至可以倒背如流,从这也看出,他小时候就很聪明)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两个朗读)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感受到了他的勤奋努力,那长大后呢?(1)学习长大勤奋的句子,出示:长大以后,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

5、间,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枕头就会滚开,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点红:警枕抓紧时间)师:长大以后的司马光,用警枕提醒自己抓紧时间读书写作,他真勤奋啊!谁来读,把刻苦努力的司马光带到我们面前。(指名1到2位读长大后句子。)(2)作者抓住司马光小时候和长大以后这两个阶段的表现,突出他的勤奋,“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呢?(“19年”说明时间久,“终于”说明来之不易)(3)《资治通鉴》是一部怎样的书呢?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资料,自由读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6、(时间之久,内容丰富,时间早,地位之高)(4)师小结:作者用司马光勤奋努力,最终收获了自己的鲜花这个事例,证明了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让我们一起来读好第2自然段。(5)下面让我们回忆下刚才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出示)先是找一找鲜花是什么?再画一画怎样用汗水和心血获得鲜花的?最后读一读,感受人物的勤奋,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步骤,自学课文的第3段。3.学习第三段(1)童第周的鲜花是什么?(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获得鲜花的?(2)出示:第一学期末......很大的影响。(3)理解学习成绩差,他怎么做的?(“毫

7、不气馁”,什么叫毫不气馁?他不气馁什么?不气馁他的成绩,基础差)怎么急起直追呢?点红“每天天刚亮”、“晚上睡觉前”,点红“总是”(说明一直这样做的)。注意改变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半年的努力,引读: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名列前茅什么意思)读好这个词语。(4)引读:后来他远渡重洋.....影响。所以作者说“由此可见.....成才的。”(5)出示两句进行比较,点明关联词的作用是为了加强语气。(6)作者为了进一步补充证明观点,又引用了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的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里的“拙”是什么意思?(笨拙)那勤能补

8、拙是什么意思呢?(勤奋能够弥补不足)整句话应该怎样来理解呢?(勤奋可以弥补不足,这是前人留下有益的告诫,只要付出一分辛苦,就能学到一分能力)谁来读一读这句名言,让我们一起读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