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56846
大小:57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29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共16题;共207分)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①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②;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③;其触脚者言象“如臼”④;其触脊⑤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⑥,其触尾者
2、言象“如绳”。【注】①萝菔:萝卜。②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③杵(chǔ):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用于舂(chōnɡ)米等。④臼(jiù):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ōnɡ)米的器具。⑤脊:这里指背部。⑥瓮(wènɡ):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1)用“/”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①象类何物?_______②时彼众盲各以手触。_______(3)解释后面句子。其触耳者言象“如箕”。(4)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应当是:_______。(5)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第21页共21页2.(
3、15分)课内阅读。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①伯牙鼓琴 鼓:_______。②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_______。③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_______。④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3.(14
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第21页共21页C.而不求偿 偿:报偿 D.
5、时人畏服之 时人: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4.(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盂沧孰汝知乎(2)解
6、释下列划线词。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②我以_______日始出时去_______人近③及_______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④孔子不能决_______也⑤孰_______为汝多知______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第21页共21页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②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5.(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孔子
7、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①两小儿辩斗_______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③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④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⑤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
8、____第21页共21页(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