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说课稿讲课.doc

辛亥革命说课稿讲课.doc

ID:49150817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9

辛亥革命说课稿讲课.doc_第1页
辛亥革命说课稿讲课.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辛亥革命说课稿讲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说课稿横山县第四中学历史组曹平一、教材的分析辛亥革命一课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与探索。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中国近代化进程深入到制度层面。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的第二节,上承《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下

2、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因此,在整个专题中叶是占用十分重要的地位。二、学生的情况及教法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新生,一方面上课状态比较活跃,另一方面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已有了提高,而且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孙中山生平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一定的了解,这都是完成本课的有利因素。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远远没有高中新课标那么高,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对问题的认识还缺乏深度。而且初中历史采用开卷考试,所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还有就是青少年普遍对政治性的东西的兴趣比较小。所以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用了一些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制作

3、了整合知识的图表和知识结构示意图等,帮助学生对辛亥革命这一课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加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教学中通过再现当时的历史,创设情境,使学生可以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讲读法、讨论法等,配合讲解,来达到教学目标,体现新课标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及其失败的原因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了解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

4、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历史图片、视频资料演示,设置问题,启发思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评价辛亥革命,让学生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史实中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而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和历史意义。难点是对辛亥革命成功与否的分析,以及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为了完成上述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

5、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导入新课:孙中山其人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十月围城》的结尾片段。《十月围城》讲述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革命义士,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孙中山在影片结尾说道:“今天再道何为革命,我会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深受全国各族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和景仰。他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讲述名人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比如我们讲美国独立战争就会提到华盛顿一样。我通过视频播放导入新课。以简介孙中山的生平,来作为整堂课的开头

6、。这样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将大家带入了辛亥革命的学习当中。二、讲授新课。1、辛亥革命的酝酿和爆发。由于辛亥革命爆发的有其深刻、复杂的历史背景,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头绪较乱。而且这一内容又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我在这部分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式学习提纲,从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六个方面来认识辛亥革命的背景;从兴中会和同盟会的成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革命党人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到最后武昌起义的爆发。这样一条线走下来,使学生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对这一部分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2、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介绍《中华

7、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3、辛亥革命的结局和历史功绩。让学生们明确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是导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根本原因。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功绩由学生阅读书本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大家各抒己见,纷纷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三、课堂总结及板书让学生自己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及成果。板书:一、孙中山1894年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二、武昌起义:原因、过程、结果三、中华民国1912.1.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