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50275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2-29
《确定位置教案说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息烽县阳朗小学教师:李发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的第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提高学生对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室、展台、计算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坐的位置有横排,有竖排,横排又叫什么?哪一横
2、排是第一行呢?请坐第一行的同学举手,抽学生说出他们为什么是第一行?2、数列一般怎样数?抽学生上台指出哪一竖排是第一列,为什么?3、请同学们数一数自己的位置?4、抽学生说出自己的位置。5、提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教学新课。1、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例2,横线表示什么?竖线表示什么?总结平面图上的行和列是怎样确定的?2、让学生总结出生活中数的行和列与平面图上的行和列有什么联系?3、让学生说出大屏幕上的每一条线分别表示什么?并标什么数据?4、引导学生掌握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5、让学生任意写
3、两个地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学生写在纸上)。6、将部分学生写在纸上的用展台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判断。7、抽学生说出用数对表示时应该注意什么?8、让学生判断从草坪到水池,可以向()走()格,再向()走()。9、找一找:(1)汽车站在哪儿?(汽车站在饭店的正北,在儿童乐园的正东)(2)小明家在哪儿?(从大门向北走3格,再向西走2格就是小明的家)。10、周日,小明的活动路线是(2,3)(5,2)(9,4)(5,7)(2,6)(1,4)(1)请学生将小明这一天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按顺序写出来。(2)请学生说出自己写的
4、路线,大家判断对错。(3)拿几张学生写的路线,利用展台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谁写得最清楚,今后该怎样写最好。11、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2、安排作业:练习三的第四题。《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息烽县阳朗小学教师:李发维一、教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该部分内容是教科书16页的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4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提高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
5、观念。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复习导入部分,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在现实生活中的横排就是行,竖排就是列这一概念,怎样数行,怎样数列,通过复习这些知识,能巩固旧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接受会容易些。2、学习新知识的部分,通过大屏幕,让学生观察平面图上的横线表示什么,竖线表示什么,平面图上的第一行和第一列都在哪儿,学生观察后,找到答案,第一行和第一列都在格子的里面,最边上的行表示零行,最边上的列表示零列,于是,教师及时补充,最边上的这
6、两条线都叫零起点线,接着让学生观察平面图上表示行的数字写在什么地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平面图上表示列的数字写在什么地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学生弄清楚以后,就让学生总结日常生活中的行和列与平面图上的行和列有什么联系。接着为了了解学生对这一系列知识的掌握情况,我通过大屏幕,让学生完成平面图上的所有数据,并说出原因,通过这样的练习我发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真正的掌握了。于是又通过大屏幕引导学生怎样用数对表示位置,我先让学生说出平面图上书报亭的位置是多少?然后用大屏幕将书报亭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显示出来,让学生观察用数
7、对表示位置时该注意什么?列和行谁写在前面?为了了解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我让学生任意写两个地方,用数对表示出来,写在纸上,然后将学生写在纸上的通过展台展示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还能欣赏到同学的作品,能判断同学做的是对还是错,对自己的学习也有帮助。将学生写在纸上的展示过后,再抽学生说出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该注意什么?这样能及时总结所学知识。紧接着,让学生讨论从草坪到水池,怎么走,通过这样的练习,能让学生在娱乐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然后,通过找汽车站,找小明的家能进一
8、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接着,再让学生通过大屏幕上的数对顺序,写出小明这一天的活动路线,按先后顺序写在纸上,学生写完后,先让学生说,学生说对后,再将几个学生写的利用展台展示出来,让学生比较谁写的既简单又清楚,让学生自己比较,自己找出答案今后应该怎样写,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体现了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目的的原则。接着,就是总结了,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