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9107898
大小:44.59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2-28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掌握课后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2.品味文中人物语言的精妙。3.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体会文言文的特点,感受祖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激发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指导生读懂故事,品味的语言之精妙。2.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阅读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指导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初步培养生的文言预感;能借助注释疏通课文,理解内容。一、谈话导入。1.导语:我们现代人写的文章都是用普通话也叫白话写的,叫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古人写的,古人写的
2、文章,用的是文言,叫文言文。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题意。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姓木昜人家的儿子)师:你父亲姓————王,你是—————董师父亲姓董,董师就是——————(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在生第一次接卝触文言文的时候建立初步印象。通卝过课题的分析让生知道应该如何去读懂文言文。)二、疏通课文 (一)反复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明确朗读的节奏,建立初步的文言语感。1.生试读,师指导正音。2.指名读,生评价,师再给予朗读基调上的指导。(本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很有趣,不能读得太严肃、太古
3、板。)3.生再读,师给予指导。(文言文朗读要做到“眉清目秀”——语速不能过快,语调要有高低变化,语气要符合人物身份……)4.指名读,生再评价;师引导,明确朗读节奏,要求在标注。5.男女生赛读,强调“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初步渗透古今词义理解不同的意识。6.再次齐读课文。渗透学卝法:反复朗读。(设计意图: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而富有节奏韵味的古文更需要反复诵读。因此这一环节,就是想通卝过一遍遍的朗读,让生能把课文读通,而且读出韵味。在这个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生不仅实现了朗读的提升,也对古文的意思形成了一个笼统的模糊
4、的印象。)(二)借助注释,疏通文义。第一句:梁国木昜氏子九岁,甚聪惠。1.谁来用现代的话说说?2.加黑的字(甚、惠)你是如何理解的?渗透学卝法:借助注释帮助理解。3.强调“惠”的理解并指导书写。 第二句:“孔**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谁来说说这个句子?2.指导理解“乃”“诣”。3.“父不在,乃呼儿出。”谁叫的?孔**叫的吗? 4.孔**拜访他的父亲,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 5.从大家的猜想中师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木昜家是大户人家。你从哪儿知道他们家是大户人
5、家的?渗透学卝法;联卝系上下文,用思考和想象去补充省略的叙述文卝字。 第三句:“为设果,果有木昜梅”。1.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的话说一说。2.谁为谁设果?联卝系上下文来推想一下。3.木昜梅的“木昜”字怎么写的?看清楚,怎么写的?木昜氏的“木昜”怎么样? 第四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这话听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几句,我的意思谁明白啦?你来试试。 第五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这里的“禽”不是家禽,“
6、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 2.“未闻”是什么意思? 三、创意背诵:1.孔**说:“此为君家果。”是逗着小孩玩呢,还是讽刺挖苦呢?大家听师读一遍,注意看师的表情,表情也是会说话的。师表情朗读课文。2.读文言文虽然要注意停顿,但是声断,气不断。表情和动作能帮助你理解。谁带着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来读一下。3.大家读得真好。能背下来吗?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下来。(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再回过头诵读课文,深化理解,品味语言的妙处。以师的范读作为引子,想调动起生创意诵读的积木及性,木及大程
7、度地发挥孩子们的想象思维,为下一节课的故事创编做一个铺垫。)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读文本,感受人物对话之妙;读写结合,创编故事,感受文言的特点;拓展阅读,跳出教材,激发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感受祖国灿烂的经典文化。一、品读文本1.齐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内容。(设计意图:通卝过诵读,回顾上节课内容,调动起生的记忆,开门见山地引入本节课的学习。)2.上节课读了课文,我们都知道木昜氏之*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哪儿看出这小孩“甚聪惠”? A.会听:能听出话中话——此是君家果。(从哪儿看出他是会听的?他听出了什么?)B.会说: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8、——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C.反应快:“儿应声答曰——” 这小孩的确是聪明过人,——会听,反应快,会说。文中用一个词对这个孩子进行了评价,那就是——聪惠!3.读书就要像这样咬文嚼字,逐字逐句地体会,这样才能把话中话都读出来。下面师想问一下,你还读出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