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发展.ppt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

ID:49086679

大小:2.2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1-30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_第1页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_第2页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_第3页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_第4页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的专业发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教师的专业发展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苏格拉底未经思考的教育不值得搞。未经思考的教师不值得做。——张万国我们为什么当教师?A热爱教育事业B喜欢教师职业C为了谋求一个稳定的工作D找不到其他好工作了,不得已E阴差阳错,鬼使神差,命中注定不管怎样说,现在,我们,已经当了教师,那么,请继续思考——四大世俗人生方向一从政二经商三做学问四无所谓,谋求一个职业过日子当官谋位当商人谋利当知识分子留名当小老百姓留子孙?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方向在哪儿?我们准备怎样当教师?A没想过这个问题,得过且过吧B认真干,做一个学生认可的好老师C认真干出成绩,然后

2、“教而优则仕”D立定志向,成为一名专家学者型教师E立定志向,做一个教育家庸师良师超师人师圣师——教师脚下的五条路教师的“五路人生”庸师良师超师人师圣师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内涵发展?——四步走一、要明白教师发展(or成长)是怎么回事——看清自己现实的样儿二、要明白教师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看到自己理想的样儿三、订出成长目标,拟订前行路径——找到理想成长之路四、行动!行动!坚持不懈地行动——走向理想的自我(不白来世间一遭)以下结合李海林《教师二次成长论》予以阐释一个优秀教师至少需要两次成长一个教师要走向成功,仅有第一次成长是不够的,起决定性

3、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只有第一次成长,没有第二次成长当前教师成长遇到的瓶颈,不是第一次成长,而是第二次成长第一次成长高原期第二次成长生手:第一次成长期的教师熟手:高原期的教师高手:第二次成长期的教师圣手:高端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示意图第一次成长生手:第一次成长期的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示意图教学上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1.以熟悉教材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备课花去大部分时间。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基础的内容。2.以掌握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为重点,热衷于学习新方法。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3.明显感觉到自己与同事的差距,有与

4、同事合作的强烈愿望,渴望获得同事和校长的认同与好评。4.以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围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开展工作。班主任进入第一次成长期的标志:1.以把学生管住不违纪为自己的工作重点,工作被动,班级管理工作花去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似乎是班主任第一次专业成长难以避免的经验学费。2.以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要领和方法为重点,热衷于学习别人管用的具体方法。这是教师第一次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内容。3.明显感觉到自己与同事的差距,有向同事学习的强烈愿望,渴望获得同事和校长的认同与好评。4.以追求班级的考试成绩和教务处、学生处、年级组的各种评价为最

5、终目的,围绕这两个目的开展工作。对第一次成长期的分析:想不到做不到,但知道自己不知道没经验没理论,但易于接受与学习无反思无质疑,但敏于观察善积累高原期熟手:高原期的教师(里手)教师专业成长示意图进入高原期的标志:1.●标志:很难感觉到像前一个时期那样快速成长,相反,发现自己很多事情都是在重复。重复的感觉暗示自己:都会了;也走到头了。●分析:成长方式是靠经验积累,经验积累最大的特征就是重复。●对策:改变单纯的经验积累的成长方式,要有新的成长要素强力介入教学和班级管理基本相同2.●标志:工作内容和范围长期没有变化,自己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

6、可做。偶尔有一些新的尝试,也看不见什么效果。在班级管理上,这一届并不比上一届管理得更好。●分析:想得到的都做得到,但不知道自己想不到。心有多大舞台才有多大。心无活,手即无活。●对策:眼界决定判断,扩大自己的眼界成为当务之要。3.●标志:能保持中等以上的教学(或班级管理)效果,但即使再努力,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得出结论,教学(或班级管理)效果的决定因素不再是教师,而是生源。●分析:你使用的是一般的方法,这种方法对所有生源都有效,但也只有这些效。●对策:学生观决定教学质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创造适应学生的方法。4.●标志:教师发现,自己从同

7、事那里不能再学到更多的东西,觉得同事懂的自己也基本上都懂。●分析:与谦虚无关。经验积累必然导致趋同与平衡。●对策: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急需。5.●标志:开始关心教学(或教育)理论,但没有哪一种理论完全说服自己,觉得这些理论都与自己切身的感受不一致。●分析:理论是一张网,只有在整体掌握这张网时才能准确找到一个节点来透视自己的实践。●对策:从经验积累到理论积累的转变不可避免。6.●标志:工作热情明显下降,但能维持着基本的工作状态;一部分教师感到工作疲惫,开始职业倦怠。●分析:无效劳动对自己心灵的伤害要大于对身体的伤害。●对策:加强工作的原创

8、性,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7.●标志:有时很自卑,有时很自傲,自我意识特别强。面对专家,觉得很隔膜;面对优秀的同行,又觉得学不来,或者碍于面子不愿学,乃至嫉恨中伤人家。●分析:想得到的都做得到,所以自傲,但不知道自己还有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