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2).docx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2).docx

ID:49014124

大小:1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28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2).docx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2).docx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2).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蒹葭 (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蒹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感受《诗经》在重章叠句中的情感表达。能力目标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教学重点】1.准确地理解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及其作用。2.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播放邓丽君《在水一方》。提问:同学们,大家刚才听

2、到的歌曲优美吗?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根据《诗经》中的《蒹葭》改编而成。二、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三、精读细解(一)初读,感受诗的音乐美。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听老师朗读课文。2.学生试读。师问:在我们朗读时,同学们是否注意到了诗中“叠词”的运用?3/3明确:苍苍,萋萋,采采……(师生一同总结这首诗中的叠词特点。)(二)再读,感受诗歌的绘画美1.在我们刚才诵读诗歌的过程中,内容最形象的一句是哪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你能用现代汉语把这

3、幅图画描绘一下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3.运用上一节课所学的《诗经》里常用艺术手法的知识,分析一下这句用到的是哪一种?分析比兴手法,明确:比兴—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三)三读,感受结构美(重章叠句的作用)1.下面再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请注意各章之间的特点。然后说说这幅画中写出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哪些情节?明确:《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2.探讨一下这些字的变化,在诗歌情感

4、的表达上起到了什么作用?适当点拨:诗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浠”、“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面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呆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

5、和惆怅!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于“方”、“湄”、“”三字的变换,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这样写,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3.为了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就要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诗人追求伊人时的不同心情。第一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3/3第二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

6、_______的情感。第三章抒发了诗人对伊人_________的情感。明确:憧憬、焦急、失望。(答案不唯一)五、探究与研讨,理解诗歌主旨。诗人苦苦追寻着“伊人”,这个伊人有些什么样的特点?他或者她是谁?答案不必唯一,注意引导学生从环境衬托、主人公苦苦追寻、伊人所在的位置等角度去分析,不要脱离文本空谈。最后再延伸到由于“伊人”不定所带来的特殊阅读魅力和朦胧之美。六、课堂小结《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

7、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