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

ID:49002358

大小:1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_第1页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_第2页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_第3页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新城小学万俊辉反思学习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发展潜能的学习方式。反思是一个能动、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学生认知从最初对知识的复制、拷贝到具有个性化的观点认识、思考方式都融入了个人的主动建构之中,而不是传递的结果,这就是反思。反思,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学习材料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创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反思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关注学生反思起点。皮亚杰认为:“一切认识在初级水平都是从经验开始的。”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要尽

2、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试图以形式化、严谨性来规范学生的思维,实际效果并不佳,学生根本不买你的帐,以自己的方法为最佳,以自己“发明”的方法为快乐。下面是二年级教材课堂练习中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在改作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答案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作业本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同学围着我问。“你们见过黄瓜吗?”我觉得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

3、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学生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我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我说“这样,明天老师带几根黄瓜给大家看看,好吗?”第二天我带去一些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是学生在学段末最终应达到的目标。而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关注起点、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以符合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教学中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二、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习惯。曹才

4、翰先生认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且还要反思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即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促使思维条理化、系统化、概括化。例如,在新授完毕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过简单扼要地提问引导,让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2)概括解题的关键、难点;(3)解题应注意哪些问题、自己获取了哪些经验;(4)改进表达、操作方法。通

5、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清晰、自然、有条理。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促使学生反思。“数学抽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批判与反思,以及不断改进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知识靠近,最终达到一致。我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的:(1)教师引导促反思。最近发现,我班学生王朝林做应用题时有一类问题的答句老是出错。比如:“这筐水果有多重?”他总是回答:“这筐水果有45重。”

6、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把他叫到身边:“你今年多大?”“9岁。”“能把话说完整吗?”“我今年9岁。”“不,应该说你今年9大”,我故意说。小家伙立即给我纠正:“不,应该说9岁。”我不动声色,又如法炮制了几个类似的例子。“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我家到学校大约有2千米。”“不,应该说你家到学校大约2远。”“你有多高?”“我的身高大约是130厘米。”“不,应该说你的身高大约是130高。”“不是的……”小家伙有些着急了。这时我把作业本递给了他。他一看,吐了一下舌头,立即转身订正去了。从此,他再没犯过这样的错误。王朝林所犯的这种错误

7、正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正是借用了学生正确的生活经验来矫正他学习中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反思过程。(2)集体讨论促反思。“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认识相对狭窄和有限。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现象,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

8、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角度、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比较方便实用的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