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55150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2-26
《区角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角材料投放的层次性策略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选择活动内容,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在投放区角材料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同一年龄段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采用层次性策略。投放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又能起到提升幼儿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作用。 一、纵向层次性策略教师在投放区角材料时应体现年龄梯度,照顾不同年龄幼儿的能力差异和发展需要。当然,根据幼儿的年龄所预设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在活动中还需根据幼儿的实际
2、情况进行调整。1.同区角不同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兴趣需要,教师在设置区角活动内容时应把幼儿的发展目标蕴含其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投放材料,使区角材料的教育功能与幼儿的发展目标相对应。因此,教师应思考各个区角的活动内容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并把分阶段发展目标体现在各年龄班区角活动中,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例如,同为生活区,教师投放到中班、小班和托班的材料就有明显差异。为了让托班孩子获得基本的生活操作技能,教师提供了大小各异的勺子和五颜六色的珠子,让幼儿练习使用勺子,使之与进餐要求相对应;提
3、供小水壶和杯子,让幼儿学习倒水,增强手眼协调能力;提供各种塑料夹子和动物图卡,让幼儿练习夹夹子,锻炼手部肌肉的力量。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需要进行一些较为精细的动作练习,于是教师加入了用镊子夹豆子、别回形针、串“糖葫芦”、剥瓜子等内容。中班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教师就提供材料让他们进行打结、系鞋带、编辫子、扣别针、用筷子夹物、夹山核桃、磨豆子、切黄瓜等更为精细复杂的活动,以提高其自我服务能力。2.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异,他们在生活经验、认知
4、水平、动作发展、情感体验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所以教师在投放区角材料时应注意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能脱离幼儿的原有水平,也不能缺乏挑战性。即使是同一活动内容,教师也应考虑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例如,同为“串项链”游戏,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动作精细程度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差异,提供了蕴含不同目标、具有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教师为托班孩子提供孔较大的珠子和较硬较粗的塑料线,让他们学习“穿”的动作;到了小班则替换成小孔的铃铛和较细的彩绳;中班幼儿的操作材料则是豆子般大小的彩色珠子。 二、横向层
5、次性策略材料投放的纵向层次性照顾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差异与发展需要,然而在同一年龄段中,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也存在差异,如果忽视这种差异就会使有的幼儿“吃不了”,有的幼儿“吃不饱”。因此,教师投放材料时应注意横向层次性,在同一年龄段投放不同难度要求的材料,既满足一般水平幼儿的发展要求,又照顾到那些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幼儿的发展需要,使他们都能在区角活动中探索与自己能力兴趣相适应的材料。这样,缺乏自信的幼儿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发展较快的幼儿也能不断看到前进的方向。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
6、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及兴趣倾向,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1.删减。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是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让幼儿保持新鲜感,面对新的挑战。2.添加。当原有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但材料本身尚有开发、利用的空间时,教师可以策略性地添加新材料,提高操作要求,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引发幼儿新的探索活动,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3.组合。当幼儿对一组材料非常熟悉而失去兴趣时,如果把两组或
7、两组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幼儿就有可能创造新的游戏情景,出现新的活动内容。用来组合的材料可以是同一区角的,也可以是不同区角的。在下面的案例中,教师使用以上策略体现了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动态性。小班美工区有一个“面条加工厂”,教师同时提供了色彩斑斓的广告纸和画有直线、曲线的色纸供幼儿练习剪纸:幼儿可以用广告纸随意剪出形状、大小不一的“面片”,也可以沿直线剪出笔直的“拉面”,还可以沿曲线剪出弯弯曲曲的“方便面”。其中,制作“面片”相对简单,“拉面”的生产则需要幼儿在剪纸时有较强的手部控制力,制作“方便面”显然对幼儿的动
8、作精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层次性设计让幼儿可根据自己使用剪刀的熟练程度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操作,每个幼儿都能在操作中得到提高,感受成功。随着剪纸熟练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幼儿已不再满足于制作简单、不规则的“面片”了。教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及时对材料进行删减,撤去了广告纸。于是“面条加工厂”里只生产“拉面”和“方便面”了。时间长了,幼儿对加工面条渐渐失去了兴趣,去“面条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