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54139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2-26
《54光合作用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光合作用知识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实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1)提取: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2)分离: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浓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反之则慢。此方法为纸层析法2、步骤:(1)提取色素①在研钵中加入绿叶片、无水乙醇、SiO2、CaCO3,充分研磨注:无水乙醇用于溶解色素,SiO2使研磨更充分,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②过滤得滤液(盛滤液试管口加棉塞防止乙醇挥发)(2)制备滤纸条注:1、剪去两角目的:防止形成弧形色素带2、用铅笔在距底边1cm处画一条横线(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少量滤液沿着铅笔细线画出一条滤
2、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注:重复作用,使细线上色素含量高,效果明显(4)分离色素将滤纸条含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浸入到层析液中注: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于层析液中(5)观察记录胡萝卜素:橙黄色,含量最少类胡萝卜素(1/4)叶黄素;黄色,含量第三吸收蓝紫光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多叶绿素(3/4)叶绿素b:黄绿色,含量第二吸收蓝紫光和红光注:(1)由图可知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叶绿素b最小(2)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带距离最远,叶绿素a和叶绿素b带最近(二)叶绿体结构类囊体基粒内膜外膜基质注:(1)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光反应有关的酶位于类囊体薄膜(2)暗反应有关
3、酶在叶绿体基质中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一)反应式光能CO2+H2O18(CH2O)+O182叶绿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二)光合作用过程1、光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2)条件:光、色素、酶、水(3)反应:①水的光解:H2O光O2+[H]注:此[H]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②ATP的形成:ADT+Pi光能ATP酶(4)能量转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ATP)2、暗反应阶段(1)场所:叶绿体基质(2)条件:酶、CO2、[H]、ATP(3)反应:①CO2的固定:CO2+C5酶2C3②C3的还原:2C3+[H]酶(CH2O)+C5ATP酶ADP+Pi+能量(4)能量
4、转化:由活跃的化学能(ATP)稳定的化学能((CH2O))3、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注:若光照强度不变,降低CO2浓度,则,C3减少,C5增加若CO2浓度不变,降低光照强度,则,C3增加,C5减少(三)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少数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此过程叫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NH3O2HNO2O2HNO3能量能量CO2+H2O有机物酶绿色植物(含叶绿体)光合作用自养生物蓝藻(不含叶绿体)注:化能合成:硝化细菌、硫化细菌、铁化细菌异养生物:动物、真菌、大多数细菌(四)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若合成的有机物为葡萄糖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也可以表
5、示为:6CO2+12H2OC6H12O6+6O2+6H2O和有氧呼吸正好相反,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光合吸收CO2,放出O2,呼吸吸收O2放出CO2。1、光照对呼吸作用没有影响,植物叶肉细胞在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条件下则既进行呼吸作用又进行光合作用。2、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的表示方法(1)呼吸速率:黑暗条件下单位时间内CO2的产生量或O2的减少量或有机物的减少量(2)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从外界)或O2的释放量(到外界)或有机物的积累量(3)真正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CO2的总利用量或O2的总产生量或有机物的总产生量CO2吸收量C净光
6、合速率B真正光合速率CO2呼吸速率光强释放A图1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解析:A点: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CO2释放量代表呼吸速率,且呼吸速率不随光照强度改变而改变A---B:出现光合作用,并逐渐增强,利用呼吸产生的CO2,故CO2的释放量逐渐降低,但呼吸速率>光合速率B点: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恰好被光合作用利用,CO2向外的释放量为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B---C: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所需CO2除了呼吸作用提供外还需从外界吸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C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O2CO2叶绿体叶绿体叶绿体叶绿体O2CO2O2CO2O2CO2线粒体线粒体线粒体线
7、粒体O2CO2O2CO2AA---BBB之后(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如图1,A---C随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速率增加,C点之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外因:CO2浓度;内因:酶、色素饱和2、CO2浓度:CO2吸收CBCO2CO2浓度释放AA点只呼吸,B点光合=呼吸,C点光合达到最大强度,限制因素可能是,外因:光照强度;内因:酶饱和3、温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