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935774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2-25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长丰县城关中学葛德存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2、欣赏奇特风光,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欣赏优美风光。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学生: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
2、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二、读通课文:1、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2、朗读课文。a、读准字音。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多媒体上出现没有加标点的课文,请学生试着读。b、读出节奏。读出多媒体上的句子的停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再读全文,读出全文的节奏。三、读懂课文:我们已经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读课文还有一个要求,读出感情,如何做到呢?理解课文。1、听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名家课文朗读。依据课文内容,说一个四字短语__山__水。吴均如何评价富春江的山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
3、“水绝”体现在哪里?如何来读?水清和湍急,读水清时语速缓慢,轻柔,水急时读得急速一些,有一定的气势。水与飞奔的马有什么联系?作者荡舟水上,有何感受?多媒体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图以及法国作家布封对野马的描述,(奔腾着,腾跃着,不受拘束,没有节制,动作的自由,构成美丽的天然。布封)感受到马与水一样无拘无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这里体现了作者崇尚一种轻松、自在、无拘无束的生命状态。3、作者看到的山具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大雄奇的,从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中可见。作者看到山有什么感受?山势向上与鸢向上有何不同?鸢飞戾天者,它飞有一定的高度,但非要到达天上,是
4、明明不可为而为之,刻意为之,是人为。吴均反对竭力追求而不反对山势的自然生长,看到山峰想到了人要回归,回归到自然,轻松的生命状态。4、山里的声音有何特点?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山谷中的声音是真实的,自然天成的,而吴均所生活的官场是虚假的,争名夺利的,尔虞我诈的声音。四、读美课文:全班学生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美感。配上音乐高山流水。五、走进古人心灵:作者看见山水有一种什么感悟?1、了解作者生平,多媒体展示。吴均(469-520),南朝齐梁间人,好学有俊才,然仕途不顺。因恶官场黑暗,遂私撰《齐春秋》,帝恶其实录,命毁之。均
5、郁郁以终,时年五十二岁。2、吴均向往一种自然轻松的无拘无束的生命,也就是回归自然。这里的“回归”,不同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消极遁世,它是一种对轻松自然的崇尚,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它更是一种日常的心态。六、总结全文:这种自然的心态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厌倦了刀光剑影的战争生活,中原大量的人们举家出走,一脚踏进了江南,移情山水,走进了诗意的江南生活。在日渐喧嚣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拥有这份诗意的情怀呢?就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吴均异水沉湎山水绝奇山回归自
6、然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与朱元思书》一文是初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一篇“骈体文”,在教学中,我通过读通、读懂、读美让学生感受“骈体文”的特点──四六句、对偶,朗朗顺口。2、在这篇文中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引导,领悟,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文章内容,挖掘主旨,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富春江的美。3、学生品读,并且有自己对文章新的理解,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去。从而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经典。二、不足之处1、对于教材的挖掘不够。例如对于“奇山”的特点没有挖掘到位,没有使学生深入感受富春江的山的奇、险、高。2、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个别时候存在着教师包办
7、,不敢放手的倾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应加强的是自己的语文素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不止一次感叹个别学生的语文素养之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