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

ID:48822523

大小:24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1-29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_第1页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_第2页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_第3页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_第4页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革兰染色和血浆凝固酶实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菌种】齿垢【试剂】生理盐水、革兰染液【其他材料】酒精灯、接种环、玻片、牙签、吸水纸、显微镜等【方法】1、细菌涂片标本的制片2、革兰染液染色3、油镜下观察结果革兰染色法由丹麦医生HansChristianGram于1884年创立。器具:接种环(上)和接种针(下)柄约22cm2—5mm绝缘柄约7.5cm金属柄约14.5cm5—8cm安装环(针)的螺口(约8mm)细菌涂片的制备操作原则:无菌操作(烧灼灭菌)Asepticarea10-20cm外焰焰芯内焰菌液采取法细菌涂片的制备一、细菌涂片的制备一般制备涂片包括涂片、干燥、固定三步。涂片干燥固定【操作步骤】固定的目的:使细菌的细胞凝

2、固,使菌体与玻片粘得更牢固;可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加热固定可杀死细菌,比较安全。结晶紫1’碘液1’95%乙醇30”复红1’冲洗滤纸干燥油镜观察冲洗冲洗冲洗二、革兰染液染色初染媒染脱色复染【操作步骤】紫色(G+)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革兰氏染色甲菌乙菌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乙醇复染稀释复红紫色(G+)红色(G-)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结果】细菌被染成紫色者,称为革兰阳性菌;而细菌染成红色者,称为革兰阴性菌;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意义】鉴别细菌,用本法染色可将细菌分成两大类。了解致病性指导选择用药【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1、细胞壁通透性学说2、等电点学说3、化学学说通透性学

3、说G+菌细胞壁结构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醇不易进入。G-菌细胞壁结构疏松,肽聚糖层薄,含大量脂质,乙醇易渗入。等电点学说G+菌等电点(pI2~3)G-菌等电点(pI4~5)在相同pH条件下G+菌所带负电荷比G-菌多,所以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不易脱色。化学学说G+菌菌体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碘、结晶紫等染料牢固结合,使已着色的细菌不易被乙醇脱色G-菌菌体内含核糖核酸镁盐很少,故易被脱色注意事项涂片的厚度。固定的程度。染色的时间控制:一一半一。冲洗的方法,不要对着涂片区。95%乙醇脱色时间。实验报告(作业)简要写出革兰氏染色原理、操作步骤绘制革兰染色镜

4、下细菌图[原理和意义]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使人或动物血浆发生凝固,因此,测定血浆凝固酶的有无是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的重要依据。血浆凝集试验步骤:血浆血浆12金葡(1环)白葡(1环)++凝集(+)不凝集(-)血浆凝集试验生理盐水(各1滴)++无菌操作:血浆凝集试验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