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8800045
大小:1.9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1-25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饮酒(其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饮酒陶渊明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背诵全诗;2.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如“见”“悠然”,以及景物描写,从而理解作者的悠然闲适的隐者心境;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的天人合一(艺术化)人生追求。教学重难点:1.背诵全诗。2.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导语设计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辞官归隐,于田园中耕种劳作,常“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诗人的亲旧们常备酒请他,他每次饮酒必醉,醉了后“曾不吝情去留”,如果有人造访他,不论贵贱,只要有酒,他就款待他们。他若先醉,就告诉客人:我醉欲眠卿可去。意思是,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
2、。他的天真直率不难得见。我们学过的不只《归园田居》和《五柳先生传》,他的一篇《桃花源记》建构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蓝图,令后人永远怀想。他就是陶渊明,一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我们从文中、诗中理解过他,我们也要牢牢记住他的常识?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3、/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陶渊明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人聚居的地方构筑房舍,却没有车马喧闹的声音问您为什么能这样?因为“心”能远远摆脱世俗的束缚,所以虽身处闹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区。在东篱下采摘菊花,闲适自在,一抬眼见到了远处苍翠的南山。傍晚时分,山林间的雾霭缭绕,景象美好;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隐入山林。这景象透露着人生真谛,想要辨别已不知如何用言语表达。从表达方式上理解诗歌写法:整首诗
4、融叙事、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在叙事、说理中融情,在景中寓情。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叙事说理写景抒情写人设问赏析1、“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望”字?为什么?“见”,不经意的看见,表现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表现诗人闲适自在的心境。而“望”则是有意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可见,“见”比“望”更能体现“悠然”二字。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
5、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名家品析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举一反三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你觉得有何深刻意义?景物描写傍晚雾气飞鸟归林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祥和,表现诗人悠然的心境。问题1问题2问题3:讨论,看资料。四次入仕:任州祭酒——这一年他29岁。但不久就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入桓玄幕——这
6、一年陶渊明34岁。陶渊明到京都建康后,看到司马道子父子挟制皇室专横暴虐,遂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心生退意,想隐居园林。就在这时,陶渊明的母亲孟氏因病逝世,陶渊明于是离开桓玄幕府回家奔丧去了。任镇军、建威参军——这一年陶渊明40岁。这一年,刘裕等人因反对桓玄称帝而讨伐桓玄,刘裕为盟主。这时陶渊明应诏到刘裕府里做镇军参军。陶渊明此次出仕对刘裕寄予很大希望,想在桓玄兄弟被除后大干一番事业,以实现他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刘裕在刚刚取得一些胜利后便开始耀武扬威、志得意满。陶渊明再次失望辞官。任彭泽县令——这一年陶渊明41岁。陶渊明是这年八月任彭泽令的,十一月的一天郡里派来一名督邮。督邮作为郡官,代表郡守督
7、察县乡,纠举所属县是否有违法之事。当时官场潜规则,州郡官无论大小,到下属县里检查十分排场,甚至利用职权索要贿赂。因此,这些县令无不巴结献媚。陶渊明生性耿直,对于督邮的到来不以为然。按照当时规定,若上级官员视察,县令必须穿戴整齐的官服率众官前去迎接,故县吏对陶渊明说:“应束带见之。”这即使在今天也不足为过,但陶渊明对此感到十分反感并认为这样做是对自己的屈辱,于是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日解去印绶辞官归家。从此以后,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